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优势 >> 电影资源如何选不同标题内容又意味着什么
声明:本文由无姓之人原创,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本文是关于电影资源如何选择,如何从资源标题来判断否是需要的内容的
本文最初写于16年,不断进行正,知识来源于网络各种科普类文章,以及个人经验,不做深入了解,只选取对电影资源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如有错误可联系修改(年修改版)
一、资源名称里不同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资源命名规则基本为:名称+年份+清晰度(分辨率)+版本(片源)+音频格式+视频编码+其他信息+发布组(制作组)
注:清晰度和片源、音频和视频编码等都可以互换,不影响理解
例:..BluRay.p.TrueHD7.1.x.10bit-CHD
Little.Women..p.AMZN.WEBRip.DDP5.1.x-TEPES
清晰度
常见清晰度:(单位:像素)
p:×像素(标清:简称SD)
P:×
P:×(高清:简写HD)
P:×
P:×(全高清:简写FullHD或FHD)
2K:×
4K:×(超高清:简写UltraHD或UHD)
8K:0×
注:以上均为16:9标准
清晰度由上至下由低到高,另外还有i
p(progressive)是逐行扫描,i(interlace)是隔行扫描,也就是说p是一次顺序扫描(显示)行,i是先扫描(显示)行的基数的行,然后扫描(显示)偶数的行。这里指的应该是NTSC制式显示设备的显示格式
所以我觉得这里的p的p应该是pixels,也就是有*个像素。一般i资源只见于HDTV版本中
另外,多数电影不是16:9的,以常用的电影比例2.35:1为例,实际尺寸为*,但资源标的依旧是16:9比例的p(后面会讲有关电影比例问题)
因为我们要知道,图像分辨率应该是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如常用的ppi(pixelperinch)是指每英寸的像素数。是不受图像比例影响的,所以*与*分辨率是一样的。
片源/版本信息
(注:以下举例资源均来源网络)
1、枪版片源
枪版资源一般为三种,分别的CAM、TS、TC(与之对应的HDCAM/HDTS/HDTC是一样的,可能由于分辨率达到p,加了HD的标注,但资源依旧糟糕),并不推荐观看。
CAM版:此版本为直接在影院录制,未做任何处理的版本,画质渣音质渣。
比如你打开手机在影院录上一段,那么就是CAM的片源,不过盗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既不文明又影响他人观影。不录像不拍照,文明观影,从你我做起!
例:Star.Wars.The.Last.Jedi..CAM.X.MP3
TS版:同样为影院录制,可能选择在比较空影院录制、采用较专业摄影机录制等,声音采用外置音源。所以声音和画面CAM版要好一丢丢,不过本质是一样,区别不太大。
例:某电影TSp版
TC版:为胶片拷贝版,画质相对来说不错,画面偏黄偏暗,亮部过曝等缺点,且音频有可能是采用和TS版一个来源,声音可能较差。另外一些垃圾的网站会直接把TC片源标为高清(HD)来误导人,实际还是为TC版本。
比如有时候一些网友就会在电影还在上映的时候说早出高清资源了,实际上为TC的片源。(但排除国内外上映时间差较大的电影,后面说)
HC版大部分就是HDTC的简称
例:某片HDTCP
对比:《美国队长3》BluRay版和HDTC版
像《美国队长3》这种比较不错的HDTC还是比较少的,但无论的TS还是TC多好都不推荐观看。
2、录像带及碟版片源
VHS版本
是由日本JVC公司在年开发的一种家用录像机录制和播放标准。(来源百科),现在你能看到的VHSrip版本基本上画质都很渣,所以一般不选择,除非没得选
VCD碟
VCD光碟,已经被淘汰的光碟,产生于年,经历过租碟时代的人应该知道是什么,碟片容量最大为M。标有VCD或者VCDrip的资源就表示为VCD光碟中提取的原盘或通过原盘压制而来,同样是一般不选择,除非没得选
DVD碟
DVD光碟,接班VCD,产生于年,DVD光盘分为DVD5(4.7G),DVD9(8.5G),DVD10(9.4G),DVD18(19G),以及后来与BluRay碟相竞争的HDDVD(60G)等。注:括号里为最大容量,资源实际大小小于此
关于碟的具体我们不做深入了解,只说与我们现在能下载的资源有关的
常见的DVD资源基本是D5和D9,由于采用MPEG2标准的编码方式,分辨率最大限制为p(一般D5为p、D9为p),所以一般DVD资源的没有高清的
DVDscr版:为预览版测试版或者送审版,在奥斯卡颁奖季,片方通常会为一些未看过电影的评审寄送一个预览观看版本,所以一般DVDScr版本会在十一月到次年一月这个期间流出。DVDScr版虽不能算枪版,但画质并不能算好,不过也有p的DVDScr版出现,勉强还是可看的。(DVDScr也基本都是Hive-CM8这个组发布的)
例:The.Florida.Project..DVDScr.XVID.AC3.HQ.Hive-CM8
DVD原盘:直接提取自DVD5或者DVD9,DVD碟的发行。DVD格式为.VOB
例:DVD9原盘包含的文件
例:芙蓉镇D9原盘(7.7G)
DVDRip版:DVD光碟转录,rip是转录的意思。你可理解DVDRip为DVD原盘压制而来,不过蓝光碟普及以后,DVD碟已经被淘汰,现在已经很少,但是很多老电影还有是DVD的,以及少量未发行蓝的新电影
例:人斩.Hitokiri..R2.JPN.DVDRip.x.AC3.iNT-NowYS
例:阳炎.HeatWave..DVD.X.AAC.HALFCD
例:夺命剑.Samurai.Rebellion..D9.MiniSD-TLF
HDDVD:HDDVD可以看做DVD的升级,最大容量可达到60G。是BD(Blu-rayDisc)的竞争对手,但年已经终止,目前资源应该也比较少见,印象中只下载过一次,现在肯定都选BluRay啦,如果没有BluRay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DVD为了保护版权把世界分为R1-R6区,对应区的碟只能在对应区的碟机上播放,经常会看到标有R5的资源,一般俄罗斯区版的碟。例如上面的:人斩.Hitokiri..R2.JPN.DVDRip.x.AC3.iNT-NowYS,就表示资源来自日版DVD。下面蓝光同理,但蓝光只分3个区,分区都是对正版碟而言,你所看到的资源或盗版碟都是破解了的
蓝光碟
蓝光资源来源就是蓝光碟,国内光碟可能已经少见,但是国外依旧存在,且你看的蓝光资源就破解提取自蓝光碟。如果某片未发行蓝光碟,就没有蓝光资源。
蓝光原盘:直接破解蓝光碟无损提取的内容,同DVD原盘一样,原盘都是有很多文件的。
例:Kiminonawa.2016pHKGUHDBlu-rayHEVCDTS-HDMA5..4G
例:Crooked.House..p.BluRay.AVC.DTS-HD.MA.5.1-FGT(29.59G)
BluRayREMUX版:REMUX版就是无损提取出碟里面的视频,然后把这些视频文件封封装为一个TS或者MKV格式的文件。体积略小于蓝光碟原盘,因为一般不会封装花絮
BD版:BD就是Blu-rayDisc(蓝光碟)的简称。一般似乎只有国内一些发布的熟肉会直接简写为BD,而不是BluRay,也就是二压之后(经验判断)
BDRip版:蓝光光碟转录。同DVDrip。其实标BDrip,还是BluRay,挺混乱的。反正你只要知道都是来源Blu-rayDisc(蓝光碟)就行了
BluRay版:和原盘一样写BluRay,是由蓝光原盘(或RE版)压制而来,未注明的情况下一般为生肉。原盘一般会说明
例:Blade.Runner...p.BluRay.x.DTS-WiKi(8.63G)
例:Interstellar..IMAX.BluRay.p.x.DTS-HD.MA.5.1-HDChina(26.1G)
UHDBluRay版:现在4K蓝光碟也非常多了,所以标UHDBluRay的可能是4K原盘或原盘压制而来。分别率为P,编码为HEVC(H.),且带有HDR
无论是REMUX版,还是原盘,体积都高达几十G,现在4K原盘更是上百G
3、其他片源
HDTV版
HDTV版包括不限于HDTVRip(HDrip)、HR-HDTV、HDTV
HDTVRip版:是由高清电视片源片源压制而来,简写HDrip,但HDrip并不一定全是来自高清电视的片源
例:Justice.League..p.KORSUB.HDRip.x.AAC2.0-STUTTERSHIT(3.87G)
HR-HDTV版:是区别HDTVrip的另一种高清压制技术,也称为半高清,人人影视对其进行了升级重新制定了标准。所以我下载的多数HR-HDTV都是人人的,分辨率为*。一般都在1-2G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HR-HDTV来源实际为蓝光碟
例:The.Hurt.Locker..拆弹部队.双语字幕.HR-HDTV.AC3.x.x-人人影视(2.17G)
HDTV版:名词解释为高清晰度电视。其资源来源也就是录的高清晰度电视
例:The.Teahouse..i.HDTV.x.DD2.0(8.78G)
WEB版
WEB来源就是流媒体网站播出,例如某讯视频上线了某片,通过技术将其download(下载)下来,就是WEB-DL版,清晰度仅次于蓝光版
WEB版包括WEB-DL和WEBRip
例:The.Florida.Project..p.WEB-DL.DD5.1.H-FGT(3.82G)(可以和上面的DVDScr作对比)
例:Blade.Runner...p.WEB-DL.DD5.1.H-FGT(5.64G)
例:Big.Cats.S01E01.p.AMZN.WEB-DL.DDP2.0.H.-NTb(4.12G)
例如AMZN.WEB-DL就是在亚马逊下载,NF.WEB-DL就是在网飞下载等
WEB资源的大小基本上就是看各家平台的码率了,国外片视频通常都在10Mbps左右,而国内一般只有4-6Mbps
其他说明信息:
D.C./DirectorsCut:导演剪辑版,简写为DC。
The.Final.Cut:最终剪辑版
IMAX:巨幕版,指IMAX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画面,比普通画幅拥有更多内容,IMAX数字资源一般为16:9(IMAX摄影机比例则有很多,比如《敦刻尔克》的胶片画幅为1.43:1,另外,IMAX的资源只有在IMAX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才有IMAX画幅,例如下面的《星际穿越》来自同一个文件)
例:Interstellar..IMAX.BluRay.p.x.DTS-HD.MA.5.1-HDChina
IMAX画面(上)和非IMAX画面(下)对比
OpenMatte:全屏版/全幅版,画面比例一般为16:9,电影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对画面进行裁剪,OpenMatte则是补全裁剪画面
UNRATE:未分级版
SE:DVD特别版
WITHEXTRAS:带花絮版
SUBBED:有硬字幕
KORSUB:韩语硬字幕
(sub是字幕的意思,前面带哪国缩写就是有哪国字幕,且一般为硬字幕)
AMZN:在亚马逊下载
Netflix/NF:在Netflix(网飞)下载
Criterion.Collection/CC:就是CC出的碟版,简单来说就是CC版碟是最值得收藏的一种版本,所以部分组会标注CC
REMASTERED:重新制作/发布版简称RE,一般发行新版蓝光会标注
EXTENDED:加长版和DC版的区别是,DC版并不一定会加长
PROPER:正式版,一般一些组抢先发布后,后面会重发PROPER版
Repack:重新发布版
iNTERNAL:内部版,简称iNT,指发布在某网站内部共享的版本,你能看到说明已经流入公网了
V2、V3:指字幕重新精校了字幕的版本
DOCU:纪录片
3D:3D版本
Half-OU:3D上下
Half-SBS:3D左右
HKG:港版
TWN:台湾版
CHN:中国版
CEE:中欧和东欧版
GER:德版
ITA:意大利版
CAN:加拿大版
ESP:西班牙
反正就是对应国家或地区的英字缩写,不一一举例,写有那个就表示哪个地区出的碟或资源
R1: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版本
R2:日本,西欧、南非等地区的版本
R3:港澳台、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地区的版本
R4:澳大拉亚、拉丁美洲等地区的版本
R5:俄罗斯、中亚、东欧北非等地区的版本
R6:中国大陆的版本
电视剧还有s几e几,其实,s是指season(季)、e是指episode(集)
例:
Kingdom..S02E01.Episode.1.p.NF.WEB-DL.DDP5.1.x-NTG表示:由NTG组发布的在网飞上下载的p5.1声道的《Kingdom》的第二季第一集
如果只有S没有E表示为一整季
需要注意的是:
一些熟肉网站只有BD和HD两个命名方式,BD来源BluRay不用说,HD资源则可能是WEBDL、HDrip等资源,有些网站甚至会把DVD资源拉伸到p标记HD
例:《狗13》和《大象席地而坐》早起都流出过DVD的VOB资源,部分网站会把拉伸到p标记为HDp或webp资源,实际还是流出的DVD资源,实际对比你会发现拉伸后的画质会更差,如何判断呢,就看这部电影有没有上线流媒体,但流出资源毕竟是少数
…………片源信息大概就是这些
视频编码与封装格式
资源的常用编码包括但不限于:HEVC(H.)、AVC(H.)、XviD(MPEG-4)、DIvX(MPEG-4)、MiniSD等
对于看电影的你来说,你不需要具体了解每种编码是什么(因为我也不了解),你又不需要制作视频,反正你只要知道每次升级,都有更多好处,比如在相同的画质下能节约更多的空间等,所以老的编码方式可能会不断淘汰,但同时新的编码方式还不够普及等
虽然不知道具体,但还是可以简单了解,可以跳过
视频编码实际是指视频编解码器,有两种标准,一种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H.、H.、H.等标准,一种是由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制定的mpeg1、mpeg2、mpeg4等标准
H.又叫AVC、MPEG-4AVC、MPEG-4Part10,是由ITU和mpeg共同制定的视频压缩技术,也是我们最常见的视频编码,现在国内视频平台多采用这种编码
H.则是H.的升级,又叫HEVC
同一个p视频采用H.编码能在相同画质下比H.减少约50%的体积。
编码也限制了分辨率等,例如采用mpeg2标准的DVD最大支持p,而H.最大支持4k等。所以现在的4K蓝光碟都采用的H.编码
你问我H.比H在相同体积下画质更好,或者相同画质下体积更小,为什么还不够普及呢?1是支持的终端还不够普及,2是需要更多的钱。是的,使用任何一种非开源技术都是需要版权费的
封装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p4、mkv、avi、flv、mov、ts、m4v,rmvb,wmv、BDMV、AVCHD等
封装格式与编码格式无直接关联,但是,不同的封装格式兼容的编码和能封装的轨道多少却不同
例如mkv封装格式可以支持各种编码的视频,能轻松封装多条音频及字幕等,但很多软件不支持(例如pr),而mp4格式一般只能封装一条音频,且不能封装DTS格式的音频等,avi对新编码(h、h)不够兼容,而wmv仅支持微软的一些编码等,BDMV,AVCHD则一般是原盘的封装格式,一般是文件夹的形式
音频
音频编码格式包括DTS-HD.MA.7.1、TrueHD.7.1.Atmos、DTS、DD5.1、AC3、AAC、MP3、OGG等
DTS是蓝光碟音频标准之一,其中DTS-HD.MA是新一代的蓝光碟用的无损音效格式,最高码率可达24.5Mbps,其实DTS格式有很多,比如包括DTS.X等编码格式
TrueHD.7.1.Atmos就是杜比全景声的意思,是杜比为蓝光碟开发的无损音频格式,最高码率可达18Mbps。两个都是现在蓝光盘常用的格式
DD5.1、DDP5.1和AC3都是杜比音效,DD5.1和AC3都是一个,DDP5.1则是DD5.1的一点升级
aac和mp3都是常见的双声道音频,aac也支持多声道,且比mp3格式要好很多
提到视频和音频编码,就还有一个关于硬解和软解的问题
硬解:由专门的解码芯片解码,画质高、速度快、功耗低,但是也比较考验商家的技术、与第三方软件兼容等问题
软解:由CPU进行解码,功耗高,CPU占用过高会引起卡顿等
另外,如果资源超过一条音频轨道,会标注对应的有几Audio
例:浮草物语.A.Story.of.Floating.Weeds..D9.3Audio.MiniSD-TLF,表示有三条音轨
一般手机和电脑自带播放器是不支持那么多视频和音频的解码的,需要另外下载解码器才能支持。例如一个带有AC3音频,或者DTS音频的电影,一般手机自带播放器是不支持的
所以在这里推荐各平台的播放器:
win:
1、PotPlayer,各种视频音频格式都能解码,各种格式字幕都没问题,注意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安装解码器
2、完美解码播放器,据说和potplayer效果差不多,我没用过
安卓:
1、MXplayerPro,一定是Pro版,支持包括ac3在内的几乎所有音频格式,和多种字幕格式,也可以安装普通版+自己下载解码器
2、nPlayer,也是支持多种视频音频格式,也支持多种字幕格式,支持云服务,据说口碑和功能已经超越MXplayerPro,但在字幕支持上不及MX,不过我也没用过
两款都是收费的,不过安卓嘛~
iOS:
1、nPlayer,同安卓
2、sPlayer,不太了解
3、avPlayer,网友评论说功能强大
MAC:
IINA,同不太了解
色深度
部分资源名称有写10bit、8bit,表示颜色位深度,简单来说就是颜色是多少,8bit表示有万种颜色(2^8×2^8×2^8),而10bit则有10.7种颜色(2^10×2^10×2^10)。当然,首先得你的显示设备支持这么多种颜色
压制组/字幕组/发布组
在资源名称最后的信息,是表示由哪个组发布的
这个信息的用处在于,让你知道是哪个压制组或者字幕组发布的,而资源压制,和字幕翻译,都是一项技术活,同样码率的资源,可能A组比B组在某些方面更好,或者你更喜欢某些组翻译的字幕,就能通过结尾的信息来更好更快的选择
一般一个资源的名称,能了解的信息就是这些
二、其他相关
码率
码率实际上也是一个影响画质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资源标题不会写视频码率的大小,但是码率可以在体积中体现
码率是什么?
码率的单位是Kbps(Kbit/s),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每秒钟的数据信息的多少,如果你听歌应该知道,码率越大,每秒的信息就越多,体积也就越大,音质越好,视频也是同一个道理
光碟视频码率参考
VHS质量-1Mbps
VCD质量-1.25Mbps
DVD质量-5Mbps
HDTV质量-8-15Mbps
HD-DVD质量-29.4Mbps
蓝光光碟质量-40Mbps
视频大小计算:总码率(单位Kbps)XX时间(单位秒)/8+可能存在的字幕或其他信息=文件大小(单位Byte)注:Kib的进制是,K的进制是
例:10.3*0**/(8***)≈6.79GiB(实际长度为s,码率精确一点为10.,结果约为6.GiB)
为什么计算结果和显示的体积还是有一定误差呢?这里就要引入一个可变码率(vbr)和固定码率(cbr)的概念,电影一般用的可变码率,使数据信息自动分配给需要的画面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相同编码和分辨率下,可以说体积越大画质就越好
在相同码率和分辨率下,编码方式越好的画质越好
但在相同编码和相同码率下,则分辨率低可能更好
(b站up影视飓风的对比视频截图)
前面两个好理解,后面一个怎么相反?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吗?我们可以理解为,因为编码和码率一样,也是在相同的画面的数据信息是一样的,而分辨率越高,单位面积内的数据信息就越少,画质就看起来更差,当然这是低码率下的比较,而码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肉眼就基本无法分辨不出来优劣了
比如,相同编码不同码率,一个5Gp的视频,画质可能比一个2Gp要跟好
当然了,上面的结论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我把一个P的电影放到4K屏播放然后高码率录制,然后我说这是一个高码4K的资源,你觉得画质会不会变好?当然不会了
另外就是要看压制组的技术了,一个差的压制组,即使码率更高,也不一定比一个好的压制组压的视频更好,甚至可能相反
帧率
视频帧率一般有:12帧、15帧、23.(23.98)帧、24帧、25帧、29.97帧、30帧。现在也有像李安拍的帧的电影
早期无声电影没有固定帧率,多为十几帧,24帧是有声电影后制定的标准,25帧、30帧是电视帧率(由电流50Hz、60Hz决定)
例:《我控诉》(年)为17帧
不同帧率的转换会导致视频的时间轴和整体时差的不同,拍摄高帧率的电影也能带来不同的体验
以一个两小时24帧的视频为例,换成25帧时常则为.2分钟,换成23.则为.12分钟
例:上帝之国iTunes版版和蓝光版本帧率分别为25和24,所以时长相差4分多钟
帧率较小之间发生变化,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帧率较大之间变化,就会影响视频,例如直接把帧的视频,换成24帧播放感觉像慢放一样,时长也变为原来是五倍(所谓的升格、或慢镜头)
这样为了更好的观看效果,就有抽帧和插帧的技术,现在插帧技术可以把24帧视频插为60帧让其看起来更流畅
当然,对于看电影的我们不需要过多了解,我们只需要知道,帧率的变化也有可能导致时长的变化,而并不是因为存在删减
字幕
字幕一般分为三种:外挂字幕、内封字幕、内嵌字幕
外挂字幕:就是与视频独立的字幕文件,常见的格式有srt、ass、idx+sub、sup等,前两种是文字字幕,方便修改,后两种是图像字幕,不好修改,一般ass和sup为特效字幕
例:
外挂字幕的使用:将外挂字幕命名为视频文件同名,播放器就可自动加载,也可手动在播放器播放的时候手动添加字幕、或直接将字幕拖入正在播放是视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款强大的播放器,来支持各种我们能看到的字幕!
中文外挂字幕主流下载网站:SubHD、伪射手网、字幕库等
内封字幕:前面我们提到封装格式,内封字幕就是把外挂字幕和视频文件封装到一起,字幕和视频依旧是单独的文件,可以单独把字幕完整的提取出来,内封字幕又称为软字幕、内挂字幕
kingdom中封装的各国字幕,多达三十几条,上面三条则是从内封字幕中提取出来的外挂字幕
同样的,内封字幕也需要播放器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资源明明写有内封中字,你在度盘在线看却没有字幕的原因
内嵌字幕:内嵌字幕又称硬字幕,指直接把字幕压制到视频画面上,就好比直接在石头上刻上字,对画面进行了破坏,是不可单独提取和去掉的
内嵌字幕的好处就是,只要播放器能播放该视频,就有字幕,对播放器是否支持字幕无要求
另外,之前我说过内嵌字幕没有办法直接单独提取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把字幕弄下来,现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只要你愿意折腾,是依旧可以把字幕弄下来的
熟肉:翻译了中文字幕的视频
例:《XX》电影熟了:是指《XX》有了中文字幕
生肉:还没有中文字幕的视频
例:《XX》还没出字幕,只好生啃了:指《XX》还没有中文字幕,只能用其他国语言字幕或不需要字幕硬看了
洗版:更新替换更好的版本
例:《XX》洗蓝了:指《XX》电影出来蓝光版了,可以删除以前的版本收藏新的蓝光版本
字幕中缩写的意思:
chs:Chinese(simplified)的简写,表示中文简体
cht:Chinese(Traditional)的简写,表示中文繁体
chi:Chinese的简写,表示中文字幕,一般为简体
eng:English的简写,表示英语
jpn:Japan的简称,表示日语
字幕中哪国简称就表示哪国字幕
另外:
BIG5表示繁体、GB表示简体(常在动漫翻译中使用)
用外挂字幕同时要考虑适配问题,一般字幕的名称即适配的片源
如图,适配的片源为Wonder..p.WEB-DL.DD5.1.H-FGT(当然也同时适配p的版本)
其他组发布的资源就有可能不一定能适配该片源,或者WEB-DL的字幕不一定能适配BluRay的字幕,比如帧率不同,差别就可能很大,例如上面《上帝之国》25帧的字幕,就无法匹配24帧的视频
一般情况WEB版能适配所有WEB,同源的BluRay版能适配同源的所有BluRay,和发布组无关。如果一个字幕和你的资源时间轴不同,先看看是不是下的不是字幕对应版本的片源,不要直接怪罪字幕组
电影比例
常见的电影比例:4:3(约1.33:1)、16:9(约1.78:1)、1.85:1、2.23:1、2.38:1等
4:3是早期NTSC电视标准,你看的很多老影视剧都可能是这个标准的比例,电影也有1.37:1,在16:9的屏幕上播放左右会出现宽黑边
例:《父亲在世时》(年)比例:1.33:1
例:《茶泡饭之味》(年)比例1.37:1
16:9是后来的数字银幕标准,进入数字时代后很多电视剧是这个标准,但电影很少有这个比例,但是现在IMAX数字版和OpenMatte版一般都是16:9
例:《星际穿越》IMAX版IMAX画面为16:9
1.85:1是学院宽银幕,诞生于70年代的荧幕标准,画面比例非常接近16:9,也是现在常用的电影比例,会上下填充少量黑边
例:《小妇人》版(版也是这个比例)
2.35:1是变形宽银幕,是现在电影常用的银幕比,这种比例的使用也非常早,在16:9的屏幕上播放上下会出现宽黑边
例:年《无仁义之战》
除了常见的几种标准电影比例外,其实电影的比例非常多,比如不同胶片会有不同比例、不同IMAX摄影也有不同比例等,比如电影中常见的还有2.2:1、2.38:1、2.4:1、2.5:1等等,而且应用都非常早
例:《宾虚》(年)比例是2.76:1
例:《八甲田山》(年)比例是2.5:1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全面屏时代之前,绝大多数显示器的比例都是16:9。所以很多字幕组会把各种比例的电影填充黑边压制成16:9的视频,但随着全面屏的到来,压制黑边的电影就成了一种劣势
例:
压制黑边的电影会导致上下左右都是黑边
原始比例则会最大限度填满
DolbyVision与HDR与SDR
DolbyVision是杜比用来对标HDR的,杜比视界包括杜比视效和杜比音效,一般就是杜比影院,或者网飞这种在线平台会显示有,但好像不会有DolbyVision的资源
HDR的好处不用说明,网上的科普也有很多,我们只需要知道现在4KUHDBluRay都是自带HDR信息了,如果你的播放设备不支持HDR,那么播放的视频画面会呈现出灰蒙蒙但感觉,即使支持,也不一定能带来多好的效果,因为这个是看硬件设备的
例:Avengers.Endgame..INTERNAL.HDR.p.WEB.H-DEFLATE(不支持HDR呈现出灰色)
正常色彩
SDR就是标准动态范围,但一般资源上标有SDR是把HDR转为SDR,效果应该比没有标的好一点
什么时候出高清?
这可能的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上面讲片源你应该知道了资源的来源,所以,一部国内正在上映的电影并不会出高清,除非国外已经上映了几个月,上线了资源、或者不上映直接发行等
国内电影基本就是国内流媒体平台上线,比如:x讯视频、x奇艺等,只要这些平台有播,就有WEB的资源。一般在电影上映后3-4个月,根据上映时间/票房来定,如果一个片延期了,相应的上线时间也会更晚。有一些国外还没发行的电影,国内流媒体平台买版权能提前得到资源
缺点:资源可能被删减,如《夜行动物》。可能没有粤语音轨,如《追龙》。此等情况,就只有等蓝光发行。(现在很多平台新港片似乎已经开始有双语音轨了
例:《追龙》WEB没有粤语,蓝光才有粤语
国外电影就在国外的流媒体平台上线,一般在iTunes上查询各区的上线时间,也可以在蓝光网查询,各种电视剧就在对应的播出平台查询播出时间。同样一般在电影上映后3-4个月。如果国内院线或者平台有删减的电影,美版WEB-DL就不会有删减
例:《佛罗里达乐园》-10-06美国上映,-1-30iTunes美区上线,当天就出了WEB-DL的资源
其次就是蓝光的发行,可以去蓝光网查询,日本电影去日本亚马逊查询等。一般会晚于WEB资源两周到一个月,也有可能偷跑提前
例:《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左边的查询蓝光发行,右边也可以查询iTunes上线时间
-11-24美国上映,-03-13美版蓝光发行(英版-03-05发行)
蓝光碟发行以后,就有蓝光资源了。无论的WEB-DL还是BluRay的资源,一旦上线和发行,一般当天或者隔天网上就会有资源,除非冷门电影。如果国内上映有删减,BluRay的资源则是没有删减的
日本电影的蓝光相对来说出得比较晚,一般都要在6个月左右,长则可能多达一年,其实不止日本,很多国家的电影发行蓝光都很晚
例:《名侦探柯南》每年四月在日本上映,但是蓝光的资源到十月才有(PS:在此之前的资源是韩版)
韩版:韩版资源一般在韩国上映一到两个月就有HDRip的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快的,所以经常有美片在美国还没发行,就已经有了韩版硬字幕的资源,但是相对画质还是比较差
例:《正义联盟》-11-15韩国上映,-12-23左右出了韩版HDRip资源,而美版web-dl要-02-13才会有,美版蓝光则是-03-13
例外:一般电影上映后三到四个月就有资源,指的是一般商业电影,并不适用于很多独立电影,比如一些国产独立电影,仅在一些影展或是电影节上映过,未发行光碟或上线过流媒体,那就很难有资源,所有好几年没有资源的电影也是存在的
对于资源只有一个字:等
关于删减
很多人也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