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发展 >>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第三章社会知觉我们如何
第三章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
解释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项基本的爱好,不过,人类的行为的原因,通常不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可观察的行为,例如别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以及他们的面部表情、姿态和说话的语调等等,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他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无法准确而完整地了解别人的个性和意图。我们只能依赖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和理论,并努力地将它们拼凑在一块儿,以期望这些印象和理论能够使我们得出正确和有用的结论。
理解他人是一项基本需求,它渗透到了我们的习惯爱好和娱乐生活中。我们整天都在尝试理解他人,这是社会生存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为什么关心这些?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呢?因为,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预测我们的社会世界。
社会知觉: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
非言语行为
非语言交流是指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沟通。面部表情、语调、手势、肢体位置和动作,身体接触以及目光的注视,都是常用的,最有启发性的非言语交流方式。
非言语的线索在交流上有许多功能。非言语行为的主要用途为:1、表达情绪;2表达态度;3传达个人气质;4辅助语言沟通。有些非语言线索能重复口语信息或辅助其完整表达,另外的非语言线索实际上都会跟你所说的话矛盾。表达讽刺是语言与非语言彼此矛盾最典型的例子。非语言线索也可以代替语言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非语言线索常常同时发生,给予我们丰富的信息。
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
面部情绪的表达无疑是非语言交流的最佳渠道。进化与面部表情,达尔文的观点,认为由面部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或加以编码,而所有的人也都可以准确地诠释这些情绪或加以解码。
六种基本情绪: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厌恶、悲伤。这六种主要情绪的能力是跨越文化的,这些是人类共通的一部分,而非文化经验的产物。
如果在个体之间传递情绪信号的能力在我们这一物种中具有生存价值,那么对愤怒脸庞的觉察应该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他人的愤怒对生存来说是一种直接的威胁。
眼神可以令人感受到莫大的威胁,就像被人用上膛的枪指着太阳穴,或令人难过的指责,就像赶人下台的嘘嘘声或群众喧哗的抗议声;但是若转换另一种心情,沐浴在善良的氛围中,却也可以令人满怀喜悦。
如果人们的眼睛在说一件事,而舌头又在说另一件事,老练的人会相信前者。
除了六种基本情绪外,还有其他具有普遍性的情绪吗?
焦虑、轻蔑、困窘、羞耻、内疚、英雄气概、幽默逗乐、滑稽、爱和平、钦佩敬畏等,有的情绪的表达需要将面部表情与肢体运动尤其是手势结合起来。
为什么解码有时会出错?构建人们的面部表情并非我们所说的那么简单,其原因有三:首先,人们经常会流露出情绪混合,脸上的某些部位表达一种情绪,而其他部位表达另一种情绪。其次,有时人们会努力掩盖自己的情绪,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感。再次,难以构建面部表情的第三个原因与文化有关。
压抑复兴情绪会导致对生平信息的识记效果显著降低,并且与那些可以表达自己的任何情绪的人相比,他们的血压显著升高,因此情绪压抑会损伤认知机能的某个层面,即当前所需要识记的信息,并对心血管机能的一个层面,即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血压有负面影响,在沟通中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导致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双方的关系也不那么和睦,掩饰你的面部表达不仅会给那些想要正确理解你的人造成麻烦,而且也会给你自己带来问题。
文化与非语言交流的渠道:
表达规则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是特殊的,说明了人们因该表达出哪一种情绪。除了面部表情,非言语交流还有许多其他的渠道。这些非言语线索也是由文化所决定的,目光接触和注视是强有力的非语言线索。目光直视在一些文化中会被认为是具有侵略性或不礼貌的,非言语交流的另一种形式是人们如何运用个人空间,文化不同,被视为使用个人空间的规则也是不同的。手和手臂的姿势也是一种神奇的交流手段,像这类清楚易懂的手势,被称为标志,它们并不具有普遍性,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一定能被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所理解。
非言语交流的多种渠道
除了某些特定的情况之外,比如电话通话,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由多渠道的非言语社会交互构成的,在和他人对话时或者观察他人时我们有没有观察这些非言语线索的意识?我们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使用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又有多高呢?
那种只需一个有意义的线索就能让你找到正确答案的状况并不典型,相反,有用的非言语信息以多种渠道在每一幕中展示出来,如果你没有注意到眼睛凝视的行为,你还可以注意语调或特别的手势,这同样也可以得出正确的判断。
性别和非言语交流:
许多研究都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善于构建和表达非言语行为,然而,凡事都有例外,虽然在他人说实话时,女性在构建他人的非言语线索会比男性好,但男性对谎言的觉察能力更强。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人们的非言语行为中得到许多信息,包括态度、情绪及人格特质。非言语行为给予我们大量的信息,随后我们将会利用这些“资料”来构建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或理论。
内隐人格理论:填补空白
当我们尝试了解他人时,我们把对这个人的仅有的一点观察了解作为起始点,然后运用我们的图式来进行更完整充分的理解。这一类图式叫做内隐人格理论,这一理论由我们关于那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所组成。我们运用少数已知的特征来判断他人具有那些特点。但是依靠图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我们可能会对他与其所属团体的其他成员是一样的。
文化和内隐人格理论
内隐人格理论随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那些人格特质组合在一起的独特的理论,但是我们也与其他人共同拥有一些相似的理论,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内隐人格理论与文化有莫大的关联,和其他观念一样,它们在一个社会中是由上一代传承给下一代的,并且一个文化中的内隐人格理论可能会和另一个文化中的内隐人格理论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有一种内隐人格理论描述了一个心中深植传统价值观的人,即建立和保持人际和谐、内心平和、富于人情味。在中国,“世故”型的人,就是指这个人在尘世中摸爬滚打,精于处世之道,顾念家人,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并且沉默自制。
每种文化及语言会创造出大家共有的内隐人格理论,也影响到人们对别人所产生的各种印象,构建非言语行为和依赖内隐人格理论常常是自动发生的,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这些信息。
因果归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非言语行为并不保证能正确无误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想法或感受,有时候别人行为的真正含义,会让我们感到模棱两可,那位熟人的表现为什么会是那样?为了回答这个“为什么”的问题,我们会使用即时的观察来形成更宏观、更复杂的推论。归因理论是对我们如何从他人的行为中推论原因的研究。即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起因的方式的描述。
归因过程的本质
内部归因: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己有关,如人格、态度或个性。
外部归因: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下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对于别人的不好行为,因为所用归因类型的不同,我们对其的印象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用内部归因,我们对他会有负面的印象。如果用外部归因,我们对他无法有更多的了解。内部和外部归因二分法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部分,同时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的确,婚姻快乐、美满的夫妻双方对被伴侣所做出的归因与那些婚姻关系紧张的夫妻有很大的差别。婚姻美满的夫妻倾向于对伴侣的正性行为做内部归因,而对伴侣的负性行为做外部归因,相反,婚姻不幸的夫妻则倾向于相反的模式,认为其伴侣的正性行为是由外部原因所致,而其负性行为则是由内部原因引起的。当亲密关系出现了麻烦,对伴侣的第二种归因模式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并且对这种关系的健康程度和未来造成可怕的影响。
与进行外部归因相比,我们对内部归因更偏好,虽然,任何一种归因模式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倾向于认为行为起因是那个人的主要个性特征。在知觉上,我们会将注意力放在人身上,人是我们注意的对象,至于情境即外部解释,由于通常难以看见且难以描述,因此便可能被忽略。
共变模式: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共变模式:该理论主张,为了对一个人的行为起因做出归因,我们对可能原因的存在与否和该行为的发生与否两者间的模式,进行系统化的观察。
一致性信息:这类信息是指对相同的刺激,其他人做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
独特性信息:这类信息是指某个行为者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一贯性信息:这类信息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
公变模式,即当我们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会注意并思考不只一项信息,我们在归因过程中,曾收集各种信息或资料,我们所使用的资料是,他人的行为如何随着不同的时间、地点、角色及目标而改变。通过他人行为的公变性,你就能够判断他人行为的起因。在形成归因时,要检视三种重要的信息即一致性、独特性、一贯性的信息。
依据公变理论,在这三种信息来源结合为两种明显的形态之后,我们就可以做出清楚的归因。当行为的一致性及独特性低但一贯性高时,人们很可能做内部归因。如果一致性、独特性及一贯性都很高时,人们很可能会做外部归因。最后,当一贯性低时,我们无法清楚地做内部或外部归因,我们会采取某种特殊的外部或情境归因,认为由于环境中的某种特殊因素引发。
公变模式假定人们以理性、逻辑的方式来做因果归因。人们会观察线索,比如行为的独特性,然后对他人的行为原因做出一个逻辑推理。人们的确常常这样做,但是,有两个例外,首先,有研究显示,人们运用一致性信息的频率,并不如预期的多,在形成归因时,他们较依赖独特性及一贯性信息。其次人们并不能总是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三个层次上的相关信息。研究显示,人们使用他们已有的信息进行归因,并且如果有必要的话,对缺失信息进行推论。
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形成判断时,并不一定会保持逻辑性或理性,有时候人们会曲解信息,以满足自己高度的自尊需求,其他时候人们会运用那些虽然有帮助,却能导致错误判断的心理捷径,这种心理捷径,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一致性偏见:人人都是人格心理学家
关于人类行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抱有一个普遍的基本的理论或图式,那就是,人们的所做所为起因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境。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时,我们比较像人格理论学家,认为行为根源于内在性格及特质,而不像社会心理学家,会去注意社会情境对行为所产生的冲击,这种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个性及人格相一致的倾向被称为一致性偏见,又称作基本归因错误。
为什么一致性偏见,即以他人的性格来解释他人行为的倾向会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这并不是说做内部归因都是错误的,很明显,人们常因他们个性的关系而做出某些行为。然而,有相当多的证据显示,社会情境对行为有强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非常强有力的,基本归因错误的重点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低估外部影响,即使行为很明显地受到情境的限制,人们还是坚持做内部归因。
知觉显著性在一致性偏见中的角色:在我们尝试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的注意焦点常放在人身上,而非周遭的情境。
事实上,他人行为的情境因素,通常是我们看不到的,就算我们知道了她的处境,还是不知道她会如何对此加以诠释,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情境对她的意义,也就无法正确判断该情境对她行为的影响,事实上,关于行为原因情境因素的信息,通常是我们无法获知或难以正确解释的。虽然情境不可见,但是,人却具有极高的知觉显著性,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所注意到的是让,我们所注意到的,似乎就是被观察者行为的合理的和符合逻辑性的原因。我们看不到情境,所以我们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我们注意到了人,所以倾向于认为他们是引起行为的唯一原因。
我们会做内部归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捷径之一,锚定与调整判断法则,我们在做判断时,从一个参考点着手,然后并没有从这个起始点做出充分调整就下判断。基本归因错误就是这种捷径的另一项副产品。
归因的两阶段过程:总而言之,人们在归因时会经历一个两阶段过程。首先我们先做内部归因,假设他人行为的起因源自个人因素,然后我们再试着调整这个归因,将他人所处的情境加以考虑,但是,我们在第二个阶段,往往没有做足够的调整,的确,如果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一心二用,或是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么,我们往往会跳过第二个阶段,做出一个更极端的内部归因,因为第一过程会自动发生,第二阶段需要更多的努力及有意识的注意。
我们对一致性偏见的直觉信念
我们意识到,他人在对我们形成归因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自己而不是当时的情境上。然而,我们却倾向于相信我们的行为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都被他人注意到并做出了评估,就像我们处于一盏永炽探照灯下,而事实远非如此,正是由于这种探照灯效应的作用,我们才会对自己的不是之处感到尴尬和担忧,这通常高出必要水平,无论这些不是之处是否影响到我们的表现。
我们不需要对自己的外表或表现这样的日常生活细节过分提心吊胆或感到尴尬。尽管我们认为有盏探照灯正照着我们,但其他人可能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许多这样的细节,因此并不以此为据做出归因。
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我们极有可能对他人行为进行内部归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则倾向于用自身因素之外的情境来加以解释。这被称为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这是因为知觉显著性和信息可得性在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中的角色。
我们对自己所处情境的注意,胜过于对自己行为的注意,没有人如此自以为是或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随身带着一个全身镜,时时观察自己。我们的眼光总是朝外看,在知觉上显著的是其他的人、物体、明显的事件等,而没有对自己投以同等的注意力。
人们的需要、欲求、期望和恐惧等这些更具情绪的因素也会令我们在归因时产生偏见,你会受某种动机影响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看这个世界,使自己和生活看上去更美好,这些具有动机因素的归因可以保持我们的自尊及信息,让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且公平的。
自利归因:当人们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通常会采用自利归因,简单地说,这些归因是指将成功归功于己,将失败归咎于他人或情境的倾向。
自利归因的第一个理由是大多数人会尽可能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即使必须改变想法或信念,扭曲事实。当我们遭到失败并感到无力改变这一现状时,就极有可能进行自利归因。当在未来取得进展毫无希望时,外部归因的确能够保护我们的自尊,但是如果我们相信能够有所改进,那么很可能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内部原因并致力于改进工作。第二个理由,“找借口”,我们都希望别人觉得我们很棒,希望获得别人的尊敬。告诉别人自己不好的表现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给失败的自己“留点面子”。第三个理由,人们做出的自利归因和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
人们在处理其他类型的自尊威胁时,也会改变它们的归因。生活中最难以理解的事就是悲剧的发生,即使悲剧是发生在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身上,这种事也会使我们惊慌。它们提醒我们,如果这样的悲剧能够发生在其他人身上,那么也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自我认识的信息当中,有关我们自身难免一死,以及灾难可能会降临在我们身上的认识,是最难以接受的,我们因而采取各种步骤否认这些事实,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做出防卫归因,即一些使我们不受脆弱及难免一死等感受困扰的解释。
防卫归因的形式之一是不切实际的乐观,即认为好事比较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坏事则比较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公平世界的信念也会造成一些可悲的、甚至是悲剧性的后果,这种防卫归因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们认为被罪犯或意外受害者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不幸,被称作“责怪被害人”。通过使用这种归因偏见,知觉者就不必认为生活中存在某种随机事件,即意外或犯罪很可能时刻准备着,等着无辜的人,比如我们自己,这种公平世界的信念使我们不会对自己的安全产生忧虑。
文化和归因
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更高水平的情境力量,你出生在一种文化中,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学习界定自身文化标志性的客观实在的规则、规范和方式。简言之,文化是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最大的一种“情境”。
文化和一致性偏见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的确更偏好对他人做出性格归因,而相比之下,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偏好做出情境归因。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也会做出性格归因,他们只是更多地注意到情境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并更有可能将情境的影响考虑在内。
文化与其他归因偏见
我们进行归因和形成印象的准确性有多高。
第一印象,即我们第一次遇见某人时所迅速形成的归因式简略印象,通常都是错误的,不过对他们有逐渐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形成更准确的印象。我们在形成社会判断时使用心理捷径犯基本归因错误,这是导致我们印象出错的第一个原因,没有把情境纳入考虑范围,这是可能导致出错的第二个原因,有可能导致我们印象出错的第三个原因是使用图式。
当我们对他人了解的更充分时,我们对他们的知觉会更加准确,并且我们大多数真正重要的社会交往都涉及我们熟识的人,这是个好消息。简言之,我们既能对人们做出极其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又会犯可怕的归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