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机

解码海淀万亿GDP背后的硬核驱动力,是

发布时间:2023/3/31 11:26:41   

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9亿元,这一数字,传递出的不只是经济总量的根本性跃升,也彰显着海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其背后是科创能力的加速突破、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经济总量过万亿,海淀成为继上海浦东之后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市辖区。对此,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表示,海淀区始终推进“高精尖”产业体系布局,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路线,这是海淀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强大驱动力。海淀已把创新刻在骨子里,融进血液中。

研发高投入,锻造核心竞争力

1月30日下午3时,农历初九,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十五以内都是年,人人见面都会打声招呼,说声过年好。走进位于中关村壹号的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望云”),欢腾热闹的春节氛围还未散去,同事们早已吹响新年复工“冲锋号”,会议室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办公区也响起了有节奏的键盘声、会谈区的同事们在交流新一年的计划安排……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年,我们营业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也非常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体系构建,每年投入平均超20%的营业收入用于研发,年整体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百望云市场部总经理朱磊说。乘着政策的东风,海淀企业踔厉奋发,百望云持续为超过家行业头部企业和余万家成长型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加大研发投入的还有成立于年,有着29年发展历程的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在动态称重、专用短程通信、激光雷达、车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自主创新技术。万集科技总经理助理蒋萌迪介绍:“有些技术我们也用在了海淀智慧交通的发展上,在长春桥路,我们的解决方案利用路侧的激光雷达、视频相机等感知设备进行多源数据融合来感知交通状态,并通过实时动态数字孪生技术在管理平台上以一张图的形式呈现,可以帮助监管者优化路口秩序的管理、了解实时交通的运行状态。”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年、年和年前三季度万集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1.54亿元、2.3亿元和2.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保持20%左右,三年平均增速40%左右。正是这样的研发投入强度下,万集科技已累计获得专利授权余件,同时拥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的国家级实验室。

在海淀,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截至年底,海淀区共有企业25.3万家,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万家。

年,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7.8%,占北京市52.7%。海淀区研发投入强度高于韩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强度。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体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更是海淀创新活力更加澎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有力保障。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海淀,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等研发链条不断延伸,协同创新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强。而随着创新动能的有效增强,激励政策不断完善,高科技企业等研发主体的投入热情激增,这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着坚实保障。年,海淀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件,是全国的近25倍。

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海淀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继续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

“高精尖”是海淀产业的主力支撑

截至年,中国一共诞生了2个GDP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区,分别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北京市海淀区。如果说浦东新区GDP高主要靠金融,海淀区GDP高则主要靠科技创新。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海淀区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第三产业中又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高精尖产业成为主力支撑,信息、科研、金融三大产业占比达到66.9%,其中信息业比重由年29.8%提高至年4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

海淀区是互联网的“宇宙中心”,只要是你叫得上名字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全都在海淀区设了总部或分部。目前海淀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万家,占全市的35%;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占全市的35.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约占全市的45%、全国的3%;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占全市的27.7%;独角兽企业50家,占全市的四成。

海淀发布的数据中,除展现了经济发展的“成绩单”,还透露了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海淀的创新发展始终瞄准“高精尖”。

在人工智能领域,海淀支持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筑牢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技术体系和算力支撑。区块链领域,推进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建设和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实现区块链应用示范引领。集成电路领域,加速研发集成电路IP核,构建RISC-V产业生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2公里测试道路全部开放,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超高清视频领域,突破8K超高速网络存储、硬件编解码、纯软件编解码等关键核心技术。医药健康领域,聚焦医药健康源头创新,支持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加快建设巢生实验室、百放孵化器、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前孵化创新中心等平台,补足产业链条。智能制造领域,梳理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产业图谱。面向未来的量子信息领域,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创造了公里的世界最长通信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实现了公里光纤相干相位精准传输演示;未来将依托量子院开展量子计算机、量子网络、量子精密测量、量子材料与器件等研发和产业化。空天领域,鼓励银河航天、航天宏图等开展卫星星座组网建设,支持航天驭星、天链测控等企业在全球范围布局卫星测控站。氢能领域,推进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国际氢能中心开展技术攻关等。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刘春哲介绍:“中关村科学城将始终致力于构建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先导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为万亿级GDP提供强大的产业驱动力。”

一流创新生态孕育澎湃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创新”是海淀的发展密码,海淀区始终坚持敢为天下先的先行先试精神,勇敢担起改革创新试验田的责任使命,为企业的发展培植沃土,为万亿级GDP提供卓越的生态支撑力。

年6月24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产CPU第一股。但在创业过程中,龙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年,在只有万经费、一间50平方米实验室的情况下,龙芯课题组在海淀成立。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内有团队面临的高薪诱惑,外有来自社会的质疑声。年到年间,龙芯的芯片贵、慢、不好用,但政策性市场的支持给了龙芯市场试错的机会。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开了20多次协调会,通过国企注资并带动民企跟投,获得了来自北京的2亿元股权投资,其中有万来自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和海淀区。我们产品性能从年到年提高了10倍,性能提高、生态完善都是市场带出来的,在性能较弱的情况下国家还给你市场,让你从市场中盈利来养研发,在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个机会。”胡伟武告诉记者。

年,龙芯销售收入首次破亿元,并实现盈亏平衡。国产CPU从无到有,到产品性能只有国外同行产品的二十分之一,再到逼近世界主流先进水平,20年来,龙芯中科牢牢把握核心技术能力这个自主创新的“枪杆子”,将自主创新进行到底。

这只是海淀坚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案例之一。刘春哲介绍,海淀持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积极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评价、赋权改革试点,联合高校院所推进全国首个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等4个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发挥各类科转基金纽带作用等,多方协同推动成果转化。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落实“服务包”机制,建立科学城全员服务企业机制,联合29个街镇建立协同服务企业机制,加大对科技企业的空间、人才、研发等支持保障。完善“全链条”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高成长潜力型企业。部市区联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分期纳税等3项涉税改革落地,6家驻区新型研发机构获批个博士研究生专项指标,实现外籍高端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等。区级层面出台落实方案,制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科技应用场景、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配套措施,推动8家领军企业与11家企业签署技术集成采购协议,4家企业发布6项创新项目需求榜等等。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海淀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企业深谙海淀创新之道,集聚海淀;具有先行先试精神的海淀,也为各种奇思妙想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以创新为内核的海淀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李洪亚、聂蕊

制图:罗雨涵

编辑:陈乃禾

图片来源于往期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8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