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发展 >> 以数字视网膜为核心的城市大脑20助
8月7日-9日,以“AI新基建,产业新机遇”为主题的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峰会(CCF-GAIR)在深圳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雷锋网联合承办。
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教授以“城市大脑2.0,边端云合理分工的人工智能赋能系统”为主题,对城市大脑的发展和升级做了详细阐述。
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曾讲述过城市大脑在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文旅、城市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而在此次峰会上,高文教授介绍的城市大脑2.0相较于之前的城市大脑1.0又有了全新的突破。
在智慧城市系统中,海量数据共存,90%左右的数据都与图像、视频相关联,如何处理好图像和视频数据,是城市大脑首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城市大脑1.0是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系统,但由于系统各部分之间没有很好的分工协调机制,使得系统成本高、响应速度慢、数据的可利用性低;而城市大脑2.0借鉴人的视觉系统,是一个端、边、云分工协调的混合系统架构,称为仿生视网膜的计算架构,它的核心在于数字视网膜及其标准化,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大脑1.0的大部分问题。
数字视网膜技术需要四大使能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它们分别是视频编码、特征编码、联合优化和深度学习模型编码。
联合优化在视频编码和特征编码之间找到一个最优的结合点,使得视频压缩流和特征压缩流在捆绑到一起送到云端时是最优的。而深度学习模型编码的使能技术通过多模型的重用、模型压缩更新使得整个模型的重用精度更高。
数字视网膜是视频流、特征流、模型编码三个编码流合并的系统,它对图像特征的提取和分析延迟比较低、精度比较高,可以使现有城市大脑1.0在编码方面节省50%的存储和带宽;在云资源的耗费方面节省90%以上的云计算的算力资源。
随着新城市的建设,新基建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城市大脑2.0带来的技术新突破将使智慧城市的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也将带来中国城市格局的深刻变革和新一轮的洗牌。
山东省人工智能众创平台介绍
山东省人工智能众创平台(sdrgzn)与海康、华为、商汤、旷视、智诺、深兰等80余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国内外数十位人工智能知名技术专家、学者,山东大学、广东省高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达成深度合作关系。
公司联合山东大学成立山东大学闪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牵头成立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联合省内高校成立闪亮人工智能学院。
“太赫兹量子波成像技术智能安检系统的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山东省重点支持。
公司矢志创建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平台,搭建国内人工智能孵化中心,营造国际人工智能体验中心,构建山东省招商服务中心,打造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