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两年素质教育的新兴元素,少儿机器人/少儿编程行业吸引了众多的人群参与进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是归根结底,这个行业依然属于教育培训,纵然和传统的K12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面对的人群基本上是一样的,本文仅从个人教学经历、行业经验简单讲述对于这个行业自己如何教育孩子,使其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让孩子学到一些实在的知识。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教授知识、技能、技术、提高能力、教书育人……)。我的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影响”,凡优秀者学习者众。作为一名教师(非公立),除了日常的备课、教案、研发、教学、学习,我们还应该长期保持会沟通、会服务的积极心态,目前的少儿机器人课程(线下)以8-10人小班课教学居多,如何上好一节课,私以为从以下几点入手或许会有一定收获。一、输入标题主题性相对于传统文化课教学,机器人课堂需要孩子们动手、动脑,有时候还需要团队协作、积极沟通,自带趣味性、科技感,对于大部分孩子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自己的班级或校区的课程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具体到一个小班,结合校区课表前提下可以制作自己的小课表,一定要有主题意识,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一个主题涵盖一个范围的课程,前后衔接要连贯。主题范围内课程中间要有起伏和变化,每节课的课程也是如此。每一个主题课程授课期间教师应在结合主题的情况下融入自己的特色,打造具有自己性格的课程。每一节课,备课要从事物品类、功能、历史、文化背景、教学渠道、产品拓展、生活应用等这些相关信息的收集开始,之后结合每个班学生的主要特点(表达能力强、团队合作多、动手能力强等)制定课堂教案及教学目标(切忌空泛)对课堂中会发生的情节和效果做好评估,做好每个班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增强粘性和互动行,课堂结束做好学员反馈和反思。二、阶段性阶段性课程解读很重要,学生在外边学习文化课学过一段时间可能数学提分了,英语口语变好了,作文水平增加了再结合作业结果呈现会很直观,那么如何体现我们的专业性?如何体现课程的价值?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是需要我们想办法的。我的做法是阶段性呈现,把课程细分到每节课输出给家长,之后扩大的每个月月底课程的集体展示,每三个月的随机主题家庭探索课程,半年度升级等等。一方面丰富课程内容,该有的知识点以结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和分享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机器人课堂是可以凸显每个孩子特质的课堂,我们一定要通过经常性的和孩子、家长的接触,让孩子们在课上自信、愉悦、爱表达、有所得。三、满足感课程需要设计,课堂更需要设计,从引入形式—课程展开—作品设计—沟通讨论—个人展示—分析验证—反思总结。作为老师不要怕麻烦,想要带好课程,上课前的准备越充足越好。只有这样上课时才会酣畅淋漓,学生也会认同我们的努力,双方都获得满足感,一堂课才算成功。以“重心”为例简述3-4岁游戏、互动为主要形式,可以用有一定长度、厚度的泡沫板或其他材料(轻便、安全)竖立着让小朋友用力吹口气看板子会不会倒下,换个方向平铺在地面上让小朋友再试一下。这个年龄段可以尝试各种的上课形式,让孩子多参与配合适当的讲解,给孩子对于重心初步的认识。也可以让孩子们站成一排,轻轻推动;然后坐在凳子或地垫上面轻轻推动,让孩子们自己做下比较,看什么情况下更稳定,原因是什么?5-7岁上面的游戏也可以使用,这个阶段有部分孩子开始接触舞蹈,有的已经听说过重心这个词语,简单明白重心低的物体比较稳。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结合板书图示,先给出规则几何体找重心的方法,简述重心的特点和作用。8岁以上课前准备好规则几何体、不规则几何体,做好板书图示,从实验开始引出重心,鼓励孩子们本节课主题结束后分组创造形态各异的作品比较寻找重心,讲述重心概念:“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支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之后也可以安排几节与重心相关的课程深化学习。智搭——专注机器人教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