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介绍 >> 在一战期间,德国将间谍活动不断翻新,
—《一战全史》—
—张卉妍著
在密码学史中,恩尼格玛密码机又称为哑谜机,它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机械,准确地说,恩尼格玛机是一系列相似的转子机械的统称。
在“一战”期间,德国军事情报机构除了将之前的间谍活动方式发扬光大外,更是不断翻新,恩尼格玛密码机就是其中的一个。
年,在古德里安的指挥车上,一台德军的恩尼格玛机器(下方左边)正在使用之中。
自从无线电和摩尔斯电码问世之后,人类通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无线电通信被应用于每一个地方,尤其是应用在军事领域。
但是使用无线电通信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它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一方都能接收到传播的电文,因此在使用无线电的过程中,密码也就同时应运而生。
在刚开始使用无线电密码时,它们完全是用人工编制出来的,对于这个异常烦琐的工作来说,手工编码效率极其低下,而过于简单的加密是很容易被别人破译的,许多保密强度高的密码因为它的编制难度太高而在实际中无法应用。
在“一战”中,由于德国人破译了俄军的密码,使得在东线作战的俄军屡遭败绩,德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而在西线则正好相反,英国人破译了德军的密码,致使德国海军的几次行动都遭到了失败。
因此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既安全可靠而又简便实用的编码设备。
年,德国发明家谢尔比乌斯设想利用现代化的电气技术来取代以往的手工编码方法,他发明了一种能够自动编码的机器,就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自动编码机,谢尔比乌斯给自己所发明的电气编码机械取名“恩尼格玛机”。
这种恩尼格玛机由三部分组成:键盘、转子和显示器。由于恩尼格玛机的出现,使密码的编制和解码变得很简单而实用。
然而这种简单而实用的编码机一开始并没被人们所看重,谢尔比乌斯在年为恩尼格玛密码机申请了专利,并投入生产,但由于成本太高而没人过问,而且这时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在研发这个项目,不过这三个人的处境都不是太好。
其中荷兰人亚历山大·科赫最终因为无法使这种设备商业化而迫不得已转让了这个专利,而瑞典人阿维德·达姆则更是可叹,他筹集了近40万美元投入生产,可是只卖出去10多台,收入仅多元,结果因被指控而坐牢。
就在恩尼格玛机濒于困境之时,完全是出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引起了德国人对它的注意,年,英国人在它所公布的报告中提到了在战争期间通过破译德国无线电密码所取得的许多胜利时,引起了德国人的思考,于是恩尼格玛密码机一下子就备受欢迎,从此成了德国最重要的编码机械。
在“二战”中,德军所有的部队都使用了恩尼格玛密码机,这种编码机械被视为万无一失的编码设备,可结果却由于盟军的密码专家们最终大量破译了由这种机器加密的信息,其名声变得每况愈下,渐渐不被重用了。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