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资源 >> 数字城管基础数据普查项目
一、项目概况
数字城管基础数据普查项目主要对中心城区和各街道办事处驻地约50平方公里的公共区域内的城市管理部件进行全面普查,包括城市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等6部分。
二、项目要求
2.1基础地图整理
(1)底图数据处理
使用1:比例尺(或1:比例尺)的基础地形图数据成果,按照相关标准整理并发布成系统所需的地图数据。地图数据须包含但不限于建筑物、道路、水系和植被等。
(2)地形图修测
数据成果的现势性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本项目的原始数据资料尽管成图时间较新,时效性较强,但是因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公共设施的大量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变化区域,而且这部分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数字城管系统的使用。因此需要对数字化城管公共区域内变更地区的地形数据进行更新。
修测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道路边线数据修测;沿街建筑物修测。
2.2城市部件数据库建设
(1)部件普查类别
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2-)要求,城管部件包括5大类小类,可以根据独特区域性质进行单独部件拓展;标准部件类别包括如下:公用设施,主要包括水、电、气、热等各种检查井盖,以及相关公用设施等;交通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交通标志设施、公交站亭、立交桥等;市容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户外广告、牌匾标识等;园林绿化设施,主要包括古树名木、城市雕塑、街头坐椅等;其他设施,主要包括人防工事、公房地下室、重大危险源、水域附属设施、文物古迹等。
(2)部件成果精度指标
部件定位精度要求:城市管理部件的定位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的部件定位精度要求:每平方公里内位置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个数与该范围内部件总数之比应不超过
5%,超过为不合格。
部件普查遗漏允许指标:每平方公里内遗漏个数不得超出总数的5%,否则为不合格。
部件普查属性错误允许指标:部件属性中有一个属性项错误即认为该部件的属性错误,每平方公里内部件属性错误个数不得超出部件总数的5%,否则为不合格。
(3)部件测量方法要求
作业员在进行部件测量和调查作业时,因严格按照该要求执行。
部件平面位置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实测,在一些仪器实测困难的区域,允许使用钢尺(或皮尺)距离交会测量法。
1)全站仪测量:测站点应以图根控制点为基础,作业过程中,仪器应认真对中、整平。每一测站工作,自始至终加强测站起算数据(核对测站坐标、高程、定向点坐标)的检查,并检核两点实测距离与计算距离是否一致。测量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边长以全站仪单程测定,水平角、垂直角测半测回。最大视距不宜大于80m,无棱镜仪器最大视距不得大于50m。要素点棱镜位置安放,应保证与部件规定的定位点或定位线严格一致。为了减少棱镜常数对细部点的误差影响,应根据棱镜规格不同在全站仪加常数设置中考虑加入棱镜改正常数。当棱镜无法摆到点位(凹角)的情况下,要量测棱镜后侧至点位距离,此时,水平方向要严格照准点位(凹角线),距离改正数要记载在观测手簿中。
2)距离交会测量法:测量部件中心点到两个明显地物点的距离,用距离后方交会法得到部件平面位置。特别注意一定要测量两个明显地物点到部件的距离,每一段距离应测量两次读数取中数作为测量结果,并且两个明显地物点到部件的角度应在25°-°之间,距离长度控制在m范围内。
点状部件的测量部位参照下表中的测量要求确定,线状部件和面状部件按实际位置测绘。精度要求为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0cm。
2.3地理编码数据库建设
依据《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部分:地理编码》(GB/T.3-)要求,地理编码数据类型可分为行政区域地名、地片、区片、街巷地名、门(楼)牌地址、兴趣点地址等。地理编码普查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唯一性等特点,通过普查获取对象的地址数据(包括地点描述信息和坐标信息等),建立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数据库。地理编码库中的信息应根据普查的对象确定,并要求能唯一标识普查对象,地理编码信息应完整规范。
(1)地理编码采集内容
地理编码数据采集内容包括:区域数据、底片与片区数据、街巷数据、门楼牌数据、兴趣点数据。
(2)地理编码精度指标
地理编码普查错误允许指标:地理编码普查中所属街道和小区属性错误每平方公里不得超出总数的5%,门牌号错误不得超出5%,超出任何一项指标均为不合格。
(3)地理编码普查遗漏允许指标
每平方公里内遗漏个数不得超出总数的5%,否则为不合格。
2.4单元网格数据库建设
(1)网格界限划分技术路线
网格界限划分工作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两部分组成。其中,资料收集偏重于行政界限;实地调查则偏重于实际管辖界限。两者结合,可以处理掉“飞地”“异地居民”等现象。在实际划分过程中,建议采用从上至下的方式,室内划分和现场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区界、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边界的划分工作。
(2)单元网格质量技术要求单元网格质量技术要求
a.一般要求单元网格空间数据使用的坐标系应与基础底图一致;单元网格数据应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单元网格数据应以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描述。其中,面积的计量单位为m,长度的计量单位为m;
b.空间数据要求
单元网格应采用闭合多边形表达;单元网格数据应建立拓扑关系;
单元网格的多边形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1.0m。
c.属性数据要求
单元网格的基本属性数据应包括单元网格标识码、单元网格面积、单元网格初始划分时间;当单元网格发生变更时,应包括单元网格终止时间。需要时,可使用备注形式说明其他有关信息。
时间可用来记录单元网格的划分及终止时点。其中,单元网格初始划分时间为第一次划分单元网格的时间;单元网格的终止时间为当单元网格发生变更、该单元网格不再使用的时间。
时间属性数据的记录应为日期型,长度为8位,以YYYYMMDD的形式表达。
2.5数据库建库
根据国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3部分:地理编码》(GB/T.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2-)、《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1部分:单元网格》(GB/T.1-)标准规范,对地理编码数据、网格数据、部件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建立各自数据库,并最终进行拓扑关联,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为保证空间基准的统一,数据库成果应采用与基础底图一致的空间参考。
数据库包括:空间基础数据库、网格数据建库、部件数据建库、地理编码数据建库
2.6行业图层查询展示
对所普查出来的针对市政、园林、环卫等行业的部件,可以按照实际管理需求在系统平台中进行分类展示;并对后期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新增部件,在系统中添加数据点更新,数字城管各责任单位通过系统可以查询本单位部件数据。
·END·
声明
数说衡水是数说政通旗下专注于衡水区域内政企信息化项目案例展示、趋势分析、商机提醒、方案解决、项目落地的自媒体平台,扎根衡水、专注政务、偏重软件、构建生态,欢迎业内人士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