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资源 >> 人生尽在一张表中用好三大法宝,搭建清晰的
很多人做事喜欢随心随性,觉得框架太多是一种束缚,与自己追求自由的理念相悖。这原本并无差错,无可厚非。
从前的我,也是不屑于做规划和计划的,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可是,久而久之,我尝到了随心所欲给我带来的两大危害:一个是习惯放纵,另一个是毫无长进。
我发现大把的时间过去了,自己产出的价值却非常有限,连日常的美好都没有记录下来。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惯享受,没了忧患意识和压力,只能让光阴虚度,让自己毁灭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比如饮食,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选择自己吃什么吃多少吗?显然不能,只顾着满足口腹之欲,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疾病。
人生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活动,既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学习,又要劳逸结合,既追求职级晋升,也要记得生活和自我,既有对自我的约束,也有自我约束中相对的自由。
有人可能会说,活在条条框框中不累吗?我想所有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都会想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来进行优质学习和自我提升,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活在浮躁之中。
可是我们应当如何搭建清晰的人生架构、借助第二大脑,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呢?答案就在欢喜老师的《人生一表知识管理训练营》里。通过深挖课程,我挖到了以下三大法宝。
01以终为始,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人生苦短,有的人忙碌一生,却未必有什么成果。所以,我们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想要搭建起自己专属的人生构架,首先需要确立目标,弄明白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事。
这与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讲到的习惯二(以终为始)不谋而合,他这样写道:
大多数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自己牺牲了更多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固守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你有机会参加自己的葬礼,看着来参加自己葬礼的至亲、挚友和同事,你希望他们对你有怎样的评价?你是个称职的妻子、丈夫、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你希望他们怎么评价你的品格?你希望他们能回忆起你的那些成就和贡献?你希望对周围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就是你心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以终为始,就是让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明确真正的目标。当然,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好高骛远,而是要符合个人实际,合理评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以及周边可利用的资源,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
根据这样的原则,我梳理了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
因为害怕离别,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一块包括锻炼、饮食、玩乐和陪伴。
其次是工作,因为它可以带给我收入,保障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一块主要包括工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提升,比如考高级职称,提升工作能力等。
再次是财务管理。因为我比较爱乱花钱,没有计划和节制,虽然挣得不多,可花的却不少。这一块主要包括记账、存钱、理财和家庭消费规划。
最后是个人追求,在以上条件都满足之后,我会考虑提升自我,从内而外的。比如形象气质管理,声音管理,知识管理,人脉管理,多方面提升自我。
和课程模板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这些重要的事总结归纳为三个部分,这样更方便放在九宫格里面。
第一,生活。包括日记,健康,财务。
第二,工作。技能,人脉。
第三,学习。
因为涉及职级晋升,年的核心一件事确定为备战高级经济师考试,优先级五颗星。
生活和工作是基础,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放在前面。学习是自我提升,继续拔高,也不可或缺,所以放在空闲时间,见缝插针,日积月累,也换成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因为有很多模块没有建立相应的文档或者链接,所以先标记了一下需要放入的笔记本和标签。对比一下。
在真正开始填写人生一表时,感觉有的内容是需要在里面的链接里加入以后配套使用的,还需要继续完善。
02建立“放拿用创”基本逻辑。
确立了目标,就要开始向目标迈进了。如何做呢?我们都知道,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借助印象笔记这个外部系统。我们不仅要存储信息,还要提取方便,才能为最终的输出作品做好准备。
笔记本搭建:
在学习了用印象笔记打造个人写作系统后,原有笔记本虽然也按照知识创造流程整理过,可是一个不注意,又被打回原形。因为上次只是单纯的重新布局笔记本结构,笔记本里面实际上是没有东西的,随着放的东西越来越多,又没有时常整理,就又走了老路,乱套了。
重新搭建笔记本结构的原则:简洁、顺手。仍然使用标签分类,笔记本创作。
搭建思路:
1.取消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改为全部使用中文。
2.欢喜老师把“收集——创作——项目——归档”的流程改变为“收集——创作——归档——共享”。删减掉了“项目”这一项,增加了课程共享。
不过我认为课程共享可以放在收集箱的零碎收集里面,打上课程共享的标签。同时,考虑再三,我还是保留了“项目”这个笔记本,因为总是在心理上觉得卡片和作品应当是分开的。
笔记本流程仍然为:“收集——卡片——项目——归档”。
收集箱:
功能——收集零碎素材、灵感、文献卡片、粗加工知识卡片等未经处理过或者粗加工的东西。
结构——没有。当天或者每周进行整理,精加工,转化为可复用的知识卡片(永久笔记)。
卡片(不放入归档笔记本):
功能——放置可复用的知识卡片(永久笔记)。
结构——用模板归集分类。归集模板置顶,有没有笔记置顶的功能还没有发现。
项目:
功能——放置文章、作品集、当前研究的项目,其实觉得这些也可以放入归档中。
归档:
功能——人生一张表的九宫格里除了知识卡片、文章作品之外全都放在这里,通过标签功能查询
结构——使用模板。
这样梳理一遍之后,还是觉得项目有些多余,删掉了。增加了共享,我想以后把共享内容消化处理以后,可以放在归档中。
流程改变为“收集——创作——归档——共享”。对比一下。
标签分类:
之前把卡片归档了,按照卡片不归档的原则,删除了卡片类标签。
原来是按照杜威十进制分类法进行了标签的分类:#生活#工作#学习视觉上不是很好,看起来也比较乱。优化以后,使用了单个数字。
在所有的框架标签里,建立相对应的索引表,统一放在0索引/灵感里面,方便查找。这一点很重要。
新建立的标签对原有标签进行了修订,因为原来的主要是针对写作编制的,并没有对生活做很好的分类。
现在根据人生一表的事项内容,建立了如图的标签。A数字标签建立完成。
A类标签主要是对事项进行了分类。B类标签按照常用的标签进行分类,先列了12种,在具体应用中继续优化。对比一下。(黑色是原来的,白色是现在的。)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有四个层级:点线面体,知识管理系统最终的呈现是一张表,如何通过索引目录,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地图呢?
如果我们只是收集信息,即便用了合理的分类还是会很难找到,尤其是当信息越来越多之后。
这时候索引目录表和规范命名就显得尤为重要。
索引目录表就是把同类主题的笔记模块化(见感思行),然后把模块化后的笔记建立索引目录,最后把索引目录建立总索引表。
比如某个周期做情感主题,知识卡片有10张,我首先用见感思行的卡片做了整理和思考,然后把模块化的笔记建立索引目录,因为内容还不够丰富,所以没有建立总索引表。(在这里,这个主题的总索引表就像人生一表一样,这个索引目录会演变成总索引表里的一条连接。)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为笔记建立视觉规范,使用统一的命名方式。总结起来,笔记标题、文档、照片可以使用“人时地事+序列号+版本号”方式命名。
也就是:
人:人物
时:时间
地:地点
事:事件/故事/类别(阅读、写作、设计、演讲等)
序列号:编码排序(英文、数字)
版本号:迭代次数(v1.0v2.0……)
命名标题时,可以使用「前缀:01.名称
备注」的格式。这样在整理资料时,视觉感受会非常好,也便于查找。
所有的知识最终都是拿来使用或者创造的,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和产出。
按照时间流,只能按固定的顺序进行,按照事件流,只适用于一件有始有终的事件,结束即归档,并不适用于长期推进的事,信息流方便管理,但是没有加工过的信息很容易造成收藏即冷藏。
因为平时我们不仅有事务性的工作,也有创造性的活动,所以四种流融合起来,就形成了基本完整的知识创作流。
在知识创作上,可以选用极简标签创作流。
第一步,在标签jx1.0中,放下粗加工的笔记,就是可以用以加工信息,
第二步,加工完成后,变成1-5笔记标签,对自己完成的文章做一个表格汇总,建立索引目录。
第三步,作品创作完成后,变成C作品标签,同样建立索引目录。
03使用SOP模板,让知识落地,人生进阶。
sop,是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指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如欢喜老师所说,万物皆模块。组装的模块可以可以变成更大的知识单元,大的知识单元构成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可以提炼出一套sop。如果我们能自己提炼出一套sop,就证明我们把这件事情弄明白了,这就是很好的交付。
在课程里,提到了价值、演讲、写作、个人品牌、人脉、财富等7个sop,看得出来都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经验和实际需要制作而成。
我原来不明白什么是sop。后来认真学习了课程,发现sop用处居然这么大。使用各种sop,让我们可以看着程序办事,不用每次干同样类型的事之前都再思考一遍,耗费精力,大脑还是留着干更有用的事吧。
刚好上周五单位有个工作会议,之前,我都是临时想自己需要准备什么,有时候匆忙中难免出错,可是有了sop就不一样了,我们可能第一次第二次不太完美,但是查漏补缺中会变得更加完备。
再加上复盘,会议中存在的问题全都可视化了。这也避免下次又忘又在同一地方掉坑了。
同样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找到各种适合自己的标准作业程序,会让这些事情做起来事半功倍。
04结语
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呢?通过梳理人生一表,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训练营虽然短暂,很快就要结营了,可是我们的人生还很长,当我们的人生结营时,我们能否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呢?我想参加这次训练营的伙伴们一定能。
这套课程知识密度极大,物超所值,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去实践。
我相信,在我不甘心止步于此的心态下,我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最后,让我们在越来越清晰的人生路径下,奋力前行吧。
展示一下毕业证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