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机

开篇语

在积极的动态变革与发展过程中,某集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拥有众多的国际分支机构和全球化业务。但某集团的国际化布局与信息化滞后矛盾凸显,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薄弱,不能支撑集团的整体运作;而且数据标准化管理也存在较大欠缺,各单位数据标准并不统一,致使数据重复和错误多有发生,各单位各自运行,不能统一管控,不能有效支持集团公司战略决策。在这样的局势下,某集团需要建立面向集团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稳定可靠地数据基础,同时利用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ERP系统来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从而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标准体系,搭建主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制定标准化管理组织与规范。主要有主数据编码规范、管理流程、管理规范和主数据标准等。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固化和落实主数据标准和管理体系,实现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和规范管理,提高XX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对主数据的管控能力。

随着CAD/PDM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PLM与ERP集成环境下的产品开发模式已成为众多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选择,“Top-Down”的研发模式已被广泛接受。那么如果能够从产品的研发环节着力,对物料信息的生成和查重环节进行有效管控,是避免所谓“数据浩劫”的源头所在。

如同数据规范会议上工厂总经理提到:数据是ERP的基础,技术是数据的源头,在目前集团技术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工厂会不遗余力的顶住压力,协助集团项目的开展及发挥好ERP系统的管理优势。

在此,数据管理部也希望BU及各业务单位能转变思维,共同把握住数据源头,为ERP、MDM等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集团信息化管理发挥作用。

值此ERP和主数据管理项目结束之期,对一年的项目进行总结回顾,并对未来的管理作出规划,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和标准数据化的思考,探讨某集团数据管理信息化集成之路。

ERP基础数据的来源与组成

数据的常见种类包括:配置数据、主数据、产品工艺数据、交易数据、报表分析数据等,对应信息系统如下:

主数据则是ERP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基本物料信息,或物料主数据则占主数据的90%,为主数据的主要管理对象:

物料主数据的分类对象是生产、设计和销售等所涉及的全部物料。我们把物料按使用分成物资类物料、产品类物料(成品、中间产品和和产品废次品)和服务类物料。各分类定义及应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以某集团为例,产成品、原材料、紧固件与外购件模块所涉及的物料信息构成了装备制造型企业ERP数据的基本来源,这也是让众多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头疼的一个“混乱之源”。

“成功的企业,拥有更少种类的零部件!”,对于企业而言,一颗螺丝钉的成本也许微不足道,无足轻重,但是如果从宏观来看,在信息化条件下,一颗螺丝钉的管理成本也许远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一颗螺丝钉,就是一条新的物料信息,其全寿命周期的广义维护成本往往在5,欧元以上。因此,越来越多的ERP管理者认识到,管理好ERP基础数据,管理好基本物料信息是使ERP及其周边系统能够在企业开花结果,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数据来源和用途广泛,且数量、种类众多,是ERP基础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精益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数据标准化

广义的数据的标准化(normalization)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到一个小的特定区间,也就是统计数据的指数化。数据标准化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两个方面。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使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再加总才能得出正确结果。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主要解决数据的可比性。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

ERP数据标准化是狭义的数据标准化,通过标准的定义使数据落入0-1的区间,即数据的归一化处理,是广义数据标准化的一种特殊情况。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经历过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手工方式管理下的数据往往是以部门为单位的,部门之间用各种单据、报表等形式进行业务数据的流转。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利用信息化进行数据管理的思想和实现手段有很大差距。

手工数据的特点是:分散、口径不一致、冗余、不规范。带来的后果就是:同一数据在同一时间点上,可能会在不同部门、以不尽相同的描述和内容表现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不一致的。

ERP作为一种管理的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是大量的数据,实施过程要求数据必须标准化,需要根据使用需求、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这显然与ERP所要求的同一数据在信息系统中保持惟一性、共享性的思想有很大的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信息数据都要有统一的名称、有明确的定义和编码、标准的格式和明确的含义。

某集团主数据标准化管理实施项目期间,项目组通过一系列实施方法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案实现数据的标准化:

1、制定集团统一的编码规范

基于各单位产品特性的不同和考虑集团层面的编码统一,集团采用行业内常用的分类+流水码编码方法,产成品统一采用15位编码,原材料、标准件(紧固件)、外购件、其他-工装辅料采用12位编码的编码策略。

●代码尽可能简洁,原则上仅体现物料所属的类别,而不体现名称、规格等属性。任一项物料的基本属性和业务属性等由其属性项分别体现。

●代码的功能定位于标识一项物料,主要适用于数据的处理与数据的传递。物料应用和管理的业务操作主要基于其基本属性和专业属性,业务工作界面显示其各项属性数据,直观,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都得以保证,有利于精细化、精益化管理。

●代码的集团统一,避免了之前代码长度不一,预留分类不够等情况的出现,为后续不同ERP系统之间的集成、条码等的实施提供的基础。

2、制定集团统一的物料分类及描述规范

依据行业标准物资分类标准,结合国际相关规范,制定了某集团分类标准,三级分类计余种,并依据不同的分类物资设置了不用的后台校验规则,以保证输入系统的对数据的校验。

详见《某集团物料主数据编码规范》

3、制定集团统一的物料编码审批流程

项目组制定了物料主数据工作规范,以保证各分子公司及BU的物料在系统中进行物料编码的申请,通过对各物料的属性进行规范填写,与集团物料进行匹配,保证属性相同的在集团内为同一编码,不同的为新增物料,通过调用编码工具生成编码,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批;此数据由集团审批后发布到各分子公司,保证全集团物料编码及属性的统一,同时定义维护人员岗位职责,保证数据问题处理的及时、有效性,降低管理成本。

详见《某集团物料主数据工作规范》

标准数据化

作为装备制造型企业的某集团,下面这个业务场景也许我们并不陌生。研发部门往往拥有几十、几百的设计者,有时往往因项目不同而被划分为几个事业部,他们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提交物料申请到标准化或ERP数据中心,填写的物料信息通过审批后创建新物料,新物料最终被显示和记载于E-BOM或M-BOM当中。

设计者甲需要一颗新螺钉,所谓“新”,也许是记忆中不曾用过,也许是PDM存储中不曾找到,也许是ERP中没有找到相应物料,一条新物料被创建,一个新模型被应用。设计者乙恰巧也需要这颗新螺钉,他能够顺利发现设计者甲申请的物料信息并应用设计者甲已创建的数模么?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一物多码”似乎不可避免。

有了数据标准化,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标准数据化,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前端信息化集成,将我们的数据、标准固化到系统中,通过规范的描述和系统的结合,减少过程中的二次数据转化,减低数据转化误差,保证数据质量。

标准数据化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由于一个编码对应了惟一的产品或材料,物料的属性(如标准号、型号、规格、表面处理、性能指标等信息)与该产品或材料相关联,并唯一确定该物料,故项目组同样制定了物料的描述规范,以便于同一物料可以被系统识别出来。

如统一符号标识:

如黑色金属板材的标记方式定义:

同时考虑某集团属于全球性集团公司,为保证国内、国外的统一,制定了国际符号对照,以便实现集团的统一:

1、实现CAD设计信息和MDM物料信息的集成整合。

通过MDM插件和CAD设计软件的集成,实现物料信息的实时查询,并写入图纸,这样就避免了物料信息通过Excel的二次转化,带来的信息误差,提高物料的复用率。

2、为研发团队配置统一的零部件、通用件数据资源库。

目前大多数三维CAD系统包含一个简单的标准件模型库,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完整的企业级零部件数据资源库不仅包含公共标准件,如GB、ISO等,更应包含企业标准件和通用件、成熟的功能模块和供应商产品模型等。

而且在零部件数据资源库当中,将物料基本信息,如物料编码、物料类型、物料组、表面处理、材质等物料的非几何信息与几何模型实现对接,设计者调用模型时即调用的该物料信息。

3、建立集团统一的图号编制管理分发平台

集团图纸编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集团设备产品型谱的管理,分发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实时展现图纸图号的分发状态,更有利于产品图纸的借用。某集团定制外购件的编号体系的建立,则有利于定制外购件的查询,图纸的借用,实现集团内图纸的借用和共享。

从数据管理角度探索某集团信息化集成之路

由于某集团的下属公司地域跨度大、产品种类多,生产模式不同、外购、外协件多,物流复杂,非标产品和新产品研发多,且更改频繁等,部分业务流程不够规范,所以应以精细管理为原则,以规范业务为先导,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为目标。在这样的局势下,某集团需要建立面向集团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稳定可靠地数据基础,同时利用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ERP系统来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从而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

在主数据管理系统方面,主要通过搭建标准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集团主数据及数据指标的在线申请、审核、发布、分发、变更等管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使集团的信息标准化管理统一化、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

1、定期有效的数据清理

ERP上线期间,数据管理部牵头,各BU组织人力,对数据进行了第一次大范围清理,对物料编码的组成,数据信息的完善、标准化进行了清理,对一物多码,一码多物数据进行了合并与拆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基于数据的质量以及集团技术标准化的欠缺,该部分数据在原材料、紧固件上有了较大提高,物料信息的完整性有了较大提高。所以,物料数据的清洗不是一次性的,是未来持续的工作,定期的进行数据的清理,对长期不用的,信息不完整的,信息错误的,进行库存的核对,财务账的拆分等工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

2、集团物料规范的不断完善

ERP上线期间,对物料的编码规范、物料描述规范、工作流程规范进行了定义,但由于物料的种类繁多,集团的物料规范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同时由于物料种类的新增,以及涉及技术标准化的内容,集团物料规范也是一个长期持续完善的工作。

目前集团物料规范已经对现有原材料进行了完全定义,紧固件正在二次完全定义中,下一步将对最复杂的外购件进行定义,对图号编制进行定义等等,最终形成最完善的集团物料描述体系。

3、设计端到生产端的信息化闭环集成

通过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以及IT系统的支撑,建立设计端和生产端的信息集成,形成物料信息流的闭环流通。

结语

通过项目的实施,某集团顺利实现了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和规范管理,笔者想以该实际案例向读者呈现数据管理部分的心得和体会。

总而言之,数据平台管理任重而道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我们能随时保持紧迫感,坚信,付出,必有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4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