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机

从BIM小白到产品经理我一边见山海,一边

发布时间:2023/3/2 22:46:50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http://m.39.net/pf/a_4549565.html

你好,这里是BIMBOX。

李剑青的《平凡故事》里写了几句歌词:

那未知,召唤我,往前走。

那时候,不觉难受,虽然愁。

与其没有声息地留在故里,还不如干脆硬着头皮就千里单骑。

反正那未来它不发一语,明摆着是扑朔迷离的一局棋。

我觉得,这段话形容咱们这群在传统行业硬着头皮、离开安全区、奔向扑朔迷离未来的一群人,非常的贴切。迷茫、矛盾、换工作,都是正常的,只要思考别停下来,那走过的每一步都不算浪费。

今天的「平凡故事」,来自一位老朋友的分享,他自称刘狐九,真名叫刘冰浩,讲讲他从入门BIM的小白到数字化产品经理的经历和思考。

他的故事,很像一个时代的缩影,或许你能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或未来的样子。他的观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结论,尽管有一些我们甚至都不完全同意,但这种认真思考的过程,我们还是愿意传递给你。

下面正式开始。

大家好,我叫刘狐九,年第一次接触到的BIM,到现在有八年时间了。

期间我做过软件培训,参与过设计、施工、后期运维的BIM实施,后来转行做产品经理。

年,参加了BIMBOX在北京举办的线下交流会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次分享了,这期间随着工作的变动,不停更新着自己的认知,这一思考,就到现在才落笔成文。

我想通过这个机会,通过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和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是怎样从学渣小白什么都不懂,走到今天对BIM是建筑工程数字化思维的理解。

艰辛的学渣之路

我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妥妥的学渣,家离俄罗斯比较近,索性直接从英语换成了学习俄语,最终靠着这个小语种加分,才将将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好不容易考上了哈尔滨剑桥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

和很多人一样,我上了大学也挺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做啥,现在想想,重要的转折,是在大二下半学期的时候,老师说有个BIM培训,有没有人想去。

也就是因为这句话,以后的路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当时是第一届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老师们对BIM的理解也只有个大致的概念,上这个BIM培训班的只有不到20人。

但是我抱着学总比不学强的想法报了班,还考了不少的证书。

现在看来,这些证没有什么用,花了不少冤枉钱,不过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知识。

像BIM这样新兴概念,在东北向来都是比其它的城市发展的慢,可以接触到的实践机会也很少,直到后来跟着大三的学长实习,才有机会去实践建模技术,跟着老师干了不少事情,做过施工流程视频,做过培训班的助教与讲师,还做过BIM大赛组长。

学校很重视新兴的技术,在年开设了BIM施工方向的毕业论文选题,我是第一届,没有学长学姐能请教,只能自己总结和排版,不过以往的经历在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起到了不少作用,也是唯一在答辩环节提交了施工流程视频的学生。

当时就觉得BIM不应该就是个做动画、做宣传,那样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把每个建筑都做成这样的模型连成一片,或者把整个城市的建筑都做成BIM模型,那该多酷啊。

第一家公司:初识BIM与数字孪生

真正应用BIM建模技术其实是在大三暑假,那时候还没有疫情,我在哈尔滨找了个实习。

年7月11日是我独自干项目的日子,实习单位是隶属于给水集团的设计院,单位没有BIM人员,我又具备全专业建模和做视频的能力,所以全部的项目都是在领导把握大方向,我做具体实施。

这些工作干得算是比较顺手,不过在工作中还是一直疑惑,这些模型做下来有什么用,只能做视频吗?能不能做片区级别的建筑模型,把地下管线也连在一起综合管控?

当时想都在北方20多年了,也想去南方看看,于是年元旦我飞到了杭州,去新技术发展比较好的地方长长见识。在杭州千城建筑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实习到试用期(以下简称千城)。

这段时间,我做了施工现场驻场,BIM全专业建模,也学到了不少设计相关的知识。

在千城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BIM想在施工阶段落地,核心在于BIM模型可以指导施工和提供预测。

经过驻场我深知,没有现场知识的BIM工程师,不管模型做的有多快、多精细,也是不合格的,根本不能给现场用。

拿管线综合来说,连基本的管径尺寸,都不是软件上简简单单的DN就可以表示的,需要结合材质、安装位置、安装方式、是否有震动等等因素去排布。

当时大多数工作还都是BIM工程师在办公室做模型,现场都不去就把模型交付了,施工单位看到花了大价钱却不对版的模型,肯定没好气。

心里对BIM的落地有点失望,我还没有忘记大学时候那个自己琢磨的想法。

后来有幸参加了欧特克AU中国「大师汇」,会上听到嘉宾介绍的雄安数字孪生,包括区域级BIM建设和新成效,听得我心潮澎湃,这比我在学校瞎想的蓝图要大的多,要高深的多!

这次会议,开启了我至今为止都在追寻的数字孪生的道路。

第二家公司:BIM思维的形成

抱着不满足BIM应用落地效果,还有对数字孪生的小梦想,年我在第一家公司辞了职去了北京,机缘巧合加入第二家公司,北京朔方天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朔方天城),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

也是在朔方天城让我知道智慧园区、数字孪生、产品开发等等许多概念都是什么,又一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有了BIM思维的雏形。

朔方天城是一个科技公司,主要做的产品是采用B/S架构打造的数字孪生平台,以BIM模型为基底,把整个区域的建筑、设备、能源、人员等通过IOT、GIS等技术映射到虚拟空间,再进一步做可视化运营维护。

公司承担平台服务的同时,也做BIM技术指导服务。

这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北航沙河校区宿舍楼数字孪生平台项目(以下简称宿舍项目),从年8月开始,至今都在运营维护,应用BIM技术和软件都不多,只有Revit和CAD,但是它却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后期运维阶段通过一个个小事,把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体现了出来,也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BIM思维。

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有14万平,我们各阶段都是3到4个人的配置,在设计阶段我们首先拿到的是只有一根线的钢结构梁图纸,这样的图纸不可能用翻模软件识别,所以全专业都是人工建模。

有的时候刚做完模型,设计院就又变更了,设计师随改随出的图纸,甚至都没有云线,只能重新检查全专业的模型。经过了四五次的洗礼,终于把BIM设计模型完成了。

因为团队缺少实际设计能力,所以BIM模型主要是起到机电系统管道综合分析作用,比如:判断机电系统是否满足净高、走廊管道是否可以排布开、各系统上下楼点位对接时是否有错漏等等。

对于检查出现的问题,我们用截图加标注原因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在计划特定节点,与设计师们面对面沟通,确保在图纸审查前解决明显设计缺陷。

这里我初步形成的BIM思维,是把信息和数据通过工具分析后得出结论,再用结论指导决策。

年4月,项目进入了施工阶段,我也担任了BIM项目经理,主要工作是驻现场进行BIM技术实施和管理,我们的施工合同是和总包签订的,所以也算是分包单位,但又需要协调设计院和另外7家施工分包。

施工过程多数情况还是解决管道综合问题,BIM工程师拿到BIM设计模型,根据施工要求和参数深化设计,深化结果出来之后开项目施工研讨会,给各专业分包做技术交底,过程中对有异议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变更程度与紧急程度制定模型修改时间,修改后各分包签字领取BIM模型与相关图纸。

施工过程中,BIM工程师带着模型和图纸到现场实地检查,逐一筛查确保安装顺序正确,肯定会出现不按图纸施工、随意调换支吊架安装顺序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判定拆除重做的成本,如果可以接受就必须拆除,如果不可接受就要通过模型还原现场情况,再提出解决方案。

最终,我们在只用Revit和CAD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整个项目的管道综合管理,还在许多落地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建议设计变更、综合天花排布、施工单位工程下料、墙梁套管留洞、机房详图布置、屋顶设备安装方案验证、变配电室设备安装、母线路由设计及下料等等。

这个过程中,我逐步优化自己BIM思维,把抽象的数据通过三维技术具象化,形成有理有据的执行决策辅助。

年1月,项目正式进入后期运维阶段,我从施工现场撤回公司,参与的工作突然变得又多又杂,比如管理其它BIM项目、总结知识形成公司内部积累、编写建模规范和编码规则、设计公司内部BIM样板等等。

除了BIM相关的工作,还包括公司平台产品相关的工作,比如:实施宿舍项目的孪生平台搭建、结合平台效果测试轻量化引擎、规划建设阶段平台产品等等。

在建设孪生平台的过程中,我感到特别迷茫,3DMAX模型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IOT设备不结合三维模型也能对实际设备实现控制,那BIM在数字孪生系统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实际上设计与施工阶段都会产生的大量信息,在以往的管理过程中这些信息都是离散的,想把它们都汇聚起来难度非常大,设计图纸可以把设计师脑中抽象的建筑具象化,也可以承载一些信息,但是对施工管理来说,图纸只能作为数据输入,却不能起到承载信息的作用。

BIM模型就可以提供一个载体,把各阶段的信息都集合到一起,有了具象化的承载实体,就可以进行系统化管理。

这个阶段我的思考是,设计和施工阶段产生的数据,连同数据的载体,在后期运维阶段最大的作用是让业主与运维管理人员知道建筑的前世今生,不至于和前面的工作产生断层,为以后几十年的运维工作做数据准备。

和设计、施工不同,运维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4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