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优势 >> 66讲义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供配电及
1B监控系统的上要构成与功能
一、监控系统的管理体制
省域内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设有一个省级监控中心,在一条路段的管理公司内设一个路段监控分中心,对本路的交通监控设施直接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地区和建设资金来源的不同,管理范围一般在50~km之间;在路监控分中心下可以设几个基层监控单元(包括隧道或桥梁管理站、监控所等),对特长隧道、特大桥或一定范围内的交通监控设施进行管理,构成三级管理架构。
二、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
监控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九个子系统:交通(信号)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调度(指令)电话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隧道通风控制子系统、隧道照明控制子系统、电力监控子系统、隧道紧急电话子系统、隧道广播子系统。其中交通信号监控、视频监控、调度电话、火灾自动报警、隧道紧急电话、隧道有线广播为独立的子系统,隧道通风控制、隧道照明控制、电力监控在逻辑构成上相对独立,在系统构成上则可以合在一起。
三、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1.信息采集功能。
2.数据处理。
3.信息显示功能。
4.视频图像管理。
5.路网监测、协调管理(交通管理与应急处置)。
6.公众信息服务。
7.信息共享。
8.统计查询。
9.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
10.设备管理功能。
11.系统安全功能。
四、监控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交通(信号)监控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交通信号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主要系统,通过采集实时变化着的道路交通流信息、道路及监控设施状态等信息,进行交通运行状态正常与否的判断、交通运行异常状态的预测、交通异常事件严重程度的确认、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异常事件提出处理方案等,通过交通信息发布而达到交通控制、诱导的目的,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为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交通信息服务。
(2)构成
一条路的交通信号监控系统通常由监控分中心和监控节点(若有的话)的计算机系统、外场设备以及传输通道等组成。计算机系统按管理体制又可以分为监控所计算机系统、路段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省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一般由以太网交换机、监控服务器、监控工作站、打印机、视频事件自动检测器、不间断电源装置等构成局域网系统。外场设备包括: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等数据采集装置;可变信息标志、可变限速标志、车道指示标志、信号灯等信息发布装置。传输通道可以使用高速公路专用通信网,或者采用光端机、以太网交换机及光纤组网传输。
2.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视频图像监视功能;选择与控制功能;具有视频图像录像、检索、回放功能;具有视频图像配置及管理功能;多级联网视频监控功能。
(2)构成
视频监控系统由沿线、隧道、桥梁等地设置的遥控及固定摄像机及编码设备,传输通道以及监控分中心的视频监视、管理、存储等设备组成。监控分中心视频监控设备包括以太网交换机、视频服务器、视频存储设备、视频工作站、监视器、纳幕拼接屏、视频解码器等。
3.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火灾报警系统用于隧道内、变电所等发生火灾时,自动或人工发出紧急信号,迅速通告监控室或监控分中心,结合隧道交通信号监控的控制,阻止洞外车辆进入故障隧道,疏导已在洞内车辆,避免事故的恶化,保证隧道安全;通告消防系统启动消防水泵,并且通知消防部门及时进行灭火、救援等活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隧道设施的破坏和损失。
(2)构成
火灾报警系统由人工和自动报警两个系统合成,是保障隧道安全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自动报警系统由洞内火灾自动检测设备、监控分中心(监控所)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以及传输通道等组成。
人工手动报警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相似,通常是在隧道内每50m间距的消防洞处设一个手动报警按钮(每个按钮带地址编码),由传输通道将其连接到监控分中心(监控所)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当人们发现隧道内有火情时,按动手动报警按钮,即可将信号传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并产生相应的声光告警信号和地点信号。
4.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隧道通风设施是用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强行送入隧道,稀释污染物质并将其排出隧道,使隧道内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提高能见度,保证行车安全。通风控制系统是根据一氧化碳/透过率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数据等控制风机的运转进行通风,同时控制风机的运行台数、风向、风速、运行时间,实现节能运行和保持风机较佳寿命的控制运行;并在发生火灾时根据不同地点对风机风向、风速、运行台数的控制进行相应的火灾排烟处理,以保证隧道的运行环境的舒适性及安全。
(2)构成
通风控制系统由监控分中心工作站、隧道本地控制器、风机、一氧化碳/透过率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以及传输通道等组成。
5.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亮度差,保证行车安全;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
(2)构成
隧道照明控制子系统一般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本地控制器、光强检测器、隧道照明设备及传输通道等构成。
6.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电力监控系统可与公路供配电系统相结合,构成功能完善、独立的供配电监控系统;也可只对重要供配电回路进行遥控、遥信、遥测,并作为监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监控范围包括专用变配电所、高压电源线路、高压馈出线路、主变压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重要的低压配电回路及低压配电装置及传输通道等组成。
(1)功能
完成对公路专用供配电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的系统,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监控;完成供配电信息采集、处理和控制功能的自动化;值班员可以掌握系统当前的运行情况,实现人工或遥控操作,完成记录、统计、制表等调度日常工作。
(2)构成
由变配电所自动检测或监控装置、远程通信装置、监控分中心(所)监控计算机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传输通道构成。分中心(所)监控计算机子系统一般也是一个计算机局域网系统,其硬件构成和监控分中心(所)交通信号监控系统相似,只是应用软件和功能不同。
7.隧道紧急电话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详细内容参见1B中的紧急电话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8.隧道广播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详细内容参见1B中的有线广播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9.调度电话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详细内容参见1B中的数字交换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B监控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设备安装通用要求
1.设备开箱检查必须由业主、承包方和监理共同参加。
2.检查时要对其外观、型号、规格、数量、备品、备件等随机资料等做好详细记录,并签字认可。
3.设备安装前要画线定位,核对地面水平,保持防静电地板的完好性。
4.设备应按设计位置水平排列,方向正确,位置合理。
5.室内布缆、布线,一般均在防静电地板下平行排列,不能交叉排列,每隔
0.5~1.0m绑扎一处,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应分槽布设。
6.对有静电要求的设备开箱检查、安装、插接件的插拔,必须穿防静电服或带防护腕,机架地线必须连接良好。
7.设备配线如为焊接式时,焊点应牢固、饱满、光滑、均匀,如为螺栓固定时,应加焊线鼻子,螺栓紧固,焊接严禁使用带腐蚀剂焊剂。
8.设备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电源线、地线等配线正确无误,方可通电。
9.本机调试应先进行通电试验,然后测试相关的各项技术指标及调试软件。
二、主要外场设备基础安装要求
监控主要外场设备基础安装要求如下: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础一般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内部配钢筋,顶面一般应预埋钢地脚螺栓;基础的接地电阻必须W4Q,防雷接地电阻必须W10Q。
三、光、电缆线路的施工要求(参见1B通信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1B收费系统
1B收费系统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一、收费系统的总体框架
省内联网收费总体框架一般由省级管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或者区域收费分中心)、收费站三级组成。联网收费总体框架(三级)如图1B所示。对省内联网收费实施区域联网收费的,其区域构架由省级管理中心、区域管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或者区域收费分中心)、收费站四级组成。
二、收费系统的主要构成
一条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计算机系统、收费视频监视系统、内部对讲系统、安全报警系统、电源系统、计重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ETC车道系统等。计算机系统根据级别可分为车道计算机系统、收费站计算机系统、路段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省级收费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
三、收费系统的主要功能
1-系统参数管理。
2.数据通信管理。
3.数据处理与存储管理。
4.报表统计及打印管理。
5.数据查询管理。
6.通行券及票证管理。
7.收费监控管理。
8.兼顾本路段入、出口交通管理,定时向监控系统提供交通数据。
9.通行费的拆分与结算管理(如果釆用路段分中心拆分)。
10.具有严密的数据安全体系,保证收费数据的安全,’满足《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8的相关规定。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
四、收费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一)车道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1)按车道操作流程正确工作,完成收费原始数据(包括计重收费数据、非现金支付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实时上传收费站计算机系统。
(2)接收收费站下传的收费运行参数(包括费额表、黑白名单、同步时钟、免费车、系统设置参数等)。
(3)对车道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具有设备状态自检功能,并将故障状态信息实时上传收费站。
2.构成
车道计算机系统由车道控制机(含工控机和车道控制器)、收费员终端(显示器、专用键盘)、通行卡发卡装置(入口)、通行卡读写装置(出口)、电动栏杆、车辆检测器、雨棚信号灯、车道通行信号灯、雾灯、声光报警器、手动栏杆、计重收费设备(岀口)、收据打印机(出口)、费额显示器(出口)等设备、系统软件以及收费应用软件等构成。车道计算机系统通过广场以太网交换机与收费站监控室的以太网交换机相连构成收费站局域网。为了实现收费视频监视功能,还需在车道安装车道摄像机、收费亭摄像机、广场摄像机、数字图像叠加器、视频编码器等设备。
(二)收费站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1)实时釆集收费车道原始数据(包括计重收费数据、非现金支付数据),同时进行存储、处理与管理。
(2)对收费车道的运行状况实施实时检测与监视,具有故障自动检测功能。
(3)向路段收费分中心和收费管理中心传送收费业务数据(收入、交通、管理)。
(4)接收路段收费分中心下传的系统运行参数(费额表、同步时钟、系统设置参数等),并下传给收费车道。
(5)收费站内的系统维护、数据管理和备份。
(6)断电时可由后备电源供电,收费分中心或通信系统故障时,收费站可维持系统正常工作。
2.构成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工作站、数据存储备份设备、打印机、IC卡读写器、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或路由器、不间断电源、系统软件以及收费应用软件等。这些设备与收费站监控室的以太网交换机相连,收费车道的以太网交换机与收费站监控室的以太网交换机相连构成一个收费站局域网。
(三)路段收费视频监视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路段收费视频监视系统一般采用收费站和收费分中心二级监视方式。收费分中心收费视频监视通常与监控分中心视频监视系统合并集中监控。
1.功能
(1)实时监视收费车道、收费亭、收费站监控室、金库等的工作情况,保证收费员和金库的安全;实时监视收费广场交通状况,便于收费时的交通管理。
(2)实时监视收费车道通过车辆的类型、车牌号、通行券的发放、收回、收费员操作及收费过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收费员发生差错、漏收、逃费、贪污等现象。
(3)视频图像选择与控制功能。
(4)视频图像监视功能。
(5)具有视频图像进行录像、检索、回放功能。
(6)与监控系统结合具有视频图像配置及管理功能。
(7)与监控系统结合具有多级联网视频监控功能。
2.构成
参见1B中的监控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中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四)内部对讲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1)为收费站或收费分中心与收费亭间提供直接语音通道,便于收费站的监控员或者收费分中心的监控员与收费员之间的业务对话。
(2)对讲主机可群呼、组呼、单呼收费亭的分机。
(3)收费站监控员可对每个收费亭通话进行监听。
2.构成
内部对讲系统由收费站内对讲主机、收费亭内对讲分机、通信线缆和电源等构成。
(五)安全报警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收费员在遇到人身、金钱安全威胁等紧急情况下向收费站监控室发出报警信息,请求救援帮助。
2.构成
安全报警系统由收费站内报警主机、收费亭内的报警开关和它们之间连接的信号电缆构成。
(六)电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为收费各设备提供电力供应,保证收费系统正常工作。
2.构成:电源系统主要由低压配电箱、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UPS等构成。
(七)计重收费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计重收费系统只是对货车采用计重收费,对车、货总重超过总的轴载限的比例来计算超限幅度,不同的幅度釆用不同的费率收取通行费。计重收费系统对超限车辆征收惩罚性收费,使超限车辆逐渐减少,重在以经济杠杆减少不规范行为。
1.功能
(1)有效防止超重车辆对高速公路的破坏,保护道路,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2)净化货物运输市场,维护守法者的利益。
(3)减少高速公路的维修保养费用。
(4)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2.构成
计重收费系统一般只需在出口(或入口)车道设置低速/静态轴重检测系统。它主要由称重仪、轮胎识别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称重数据采集处理器等组成。该低速/静态轴重检测系统与车道控制机协同工作,由车道控制机来判断此车辆是否超限,同时结合通行卡信息计算出应收取的通行费。
超限管理系统是在超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重点路段、特大桥、长隧道之前,被拦截进行超限(重)检测,杜绝超限车辆对重点路段、桥隧的破坏,重点在于防范。超限管理系统一般是在需要检测处(入口车道前)设置超限(重)检测点或站,并设低速/静态轴重检测系统,对车辆进行计重检测。此外,还有在主线车道上(或入口检测站前)设置高速动态轴重检测系统,对驶往被保护的特大桥、终点主线站方向的车辆进行高速动态称重,并辅以车辆检测器、摄像机、警示牌等指示超限车进入静态称重区;静态称重区管理房里设置称重计算机设备和静态轴重检测设备,对超限嫌疑车辆复核,同时辅以各种监视设备,对超限车辆劝阻退回或卸载不得进入。超限管理站一般自成系统,也可以将超限车辆信息送到收费站或车道。
(八)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1.功能
(1)防止不同车辆之间的换卡。
(2)防止通行卡流失。
(3)防止收费员利用车种或降档车型进行营私舞弊。
(4)自动放行,提高通行能力,减少通行券的投资。对于免费车和月票车,通过车牌号和数据库中免费车和月票车库的比较,可实现公务车、军警车、特殊车、月票车的不发卡自动放行。
(5)稽查黑名单。通过车牌号和黑名单库比较,可发现各类黑名单车。
(6)车辆管理统计。可实现某一辆车、某单位车、某地区车的通行情况分类统计。
(7)辅助车型分类。通过车牌号对应出车的车型,可对收费员的分型进行核查。
2.构成
车牌自动识别装置由车辆检测器、摄像机、辅助光源、图像采集卡、车牌识别处理器和软件组成。
(九)ETC车道的构成和功能
ETC系统就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人口车道,控制RSU(路侧单元)与其通信区域内的OBU(车载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完成双向认证,将入口车道信息通过OBU写入用户卡CPU内,根据执行结果控制车道外部设备状态,放行或拦截车辆。
在出口车道,控制RSU(路侧单元)与其通信区域内的OBU(车载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完成双向认证,计算通行费额,扣除本次通行费额,并将本次交易信息写入。BU,根据交易的执行结果控制车道设备放行、警告通行或拦截车辆,并将出口信息和入口信息组成一条完整的原始收费交易数据,记录存入本地数据库,通过网络上传至收费站,进入联网收费系统。
ETC车道预告类标志设置在收费站前m适当位置,主要用于告知驾驶员前方收费站设有ETC车道。一般在ETC车道岛头设置岛头标志,用于车辆驶入ETC车道后提示建议限速值和保持合理车距。
1.功能
(1)无现金交易安全方便。
(2)从根本上杜绝了收费工作中的贪污作弊现象。
(3)有效地提高了车道的车辆通过能力,加快了收费速度,提高了公路利用率。
(4)降低收费站、车道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
2.构成
ETC车道分为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配置的设备基本一致,主要由车道控制器、RSU(路侧单元)、自动栏杆、报警设备、信息显示屏、雨棚信号灯、车道信号灯、车辆检测器及车道摄像机等组成。
1B收费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设备安装通用要求
同1B监控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二、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1.车道计算机系统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1)出、入口车道设备数量、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及配件完整。
(2)车道内埋设抓拍和计数线圈的位置应为素混凝土板块,并保证没有板块接缝。
(3)ETC车道系统中,固定安装方式的RSE(路侧设备)支持户夕卜安装,可釆用路侧或者顶挂方式,宜釆用顶挂安装方式,且吊装在车道正中,挂装高度不低于5.5m,通信区域宽度应可调整在3.3m范围内°ETC车道前方2km、1km和m处应设置预告标志和路面标记。
(4)计重收费系统中,计重称台应埋设在一个板块的中心,不得设置在混凝土板块接缝处,安装后其平整度应符合车道平整度要求;车辆分离器设置位置应防止被车辆刮损;室外机柜位置不应影响收费员视线且便于维护;所有连接线缆均应穿管。
2.收费站、路段收费分中心、省收费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1)设备摆放要平稳,后部留有足够的空间散热。
(2)计算机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的接插头安装牢固,无漏接、错接现象。
(3)标志铭牌正确、完整、无误。
3.收费视频监视系统的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1)设备及配件数量、型号、规格符合要求,部件完整。
(2)设备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刮平,无损边、无掉角;机箱、立柱法兰及地脚螺栓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防腐措施得当,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3)收费广场、车道以及收费亭内摄像机安装方法、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端正。
(4)车道至收费站内的传输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电源、控制线路以及视频传输线路按规范要求连接到位。
三、光、电缆线路的施工要求(参见1B通信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1B通信系统
1B通信系统的时要构成与功能
一、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数字传输系统、语音交换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呼叫服务中心、紧急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通信电源系统、光电缆工程及通信管道工程等组成。
省高速公路通信中心的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数字传输系统、语音交换系统、支撑网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呼叫服务中心和通信电源系统等组成。
二、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
1.为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事故处理、救护、养护、收费等部门辑共可靠的通信手段。
2.为收费、监控、会议电视和管理信息(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的数据、图像和语音提供传输通道。
3.通过呼叫服务中心、紧急电话、广播等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紧急呼救求援和帮助等服务。
三、通信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一)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为高速公路沿线各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等站点提供业务电话及调度指令电话,为收费、监控、会议电视和管理信息等系统的数据、图像的传输提供专用通道,为省内、省际干线联网提供传输通道。
2.构成
(1)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分为干线传输系统和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两部分。
(2)干线传输系统由设在通信分中心的干线传输设备(ADM,终端为TM)、再生中继器REG、光缆和网管设备等组成。干线传输各方向光群路接口板和光纤一般为1+1方式配置(4芯光纤),形成链状保护。
(3)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由设在通信分中心的光纤线路终端(OLT)、沿线各站的光纤网络单元(ONU)、光缆和网管设备等组成。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用4芯光纤采用隔站相接的方式形成自愈环保护。
(二)语音交换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包括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等)办理业务提供语音服务,包括业务电话和调度指令电话等。
2.构成
语音交换系统由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交换设备、话务台、维护终端、计费终端、调度指令电话总机、双音多频话机等组成。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交换设备除完成本局的话务接续与出入局的话务接续外,还转接它局之间的呼叫以及完成与本地市话的话务接续。
话务台除负责市话呼入转接外,还负责“”查询业务和实现网内半自动功能。夜间或无人值守时可通过电脑话务员转接。
维护终端除负责维护管理外,还兼有故障申告“”受理及测量台功能。
计费终端能按通话距离和通话时长进行计费,新服务项目的计费按新服务项目要求计费。
调度指令电话为高速公路管理调度系统服务,利用程控交换机的会议电话和热线电话功能或软交换设备实现。用多功能数字话机(或专用调度台)作为调度指令电话总机,用普通双音多频(DTMF)电话机作为分机。
(三)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会议电视系统是一种多媒体通信系统,可以同时实现两地或多个地点之间的图像、语音、数据的交互通信,主要用于省中心与各分中心、各分中心之间以及路段各站点之间等召开会议电视,也可用于业务培训。
2.构成
会议电视系统一般由省级会议电视系统和路段会议电视系统构成。在省级中心/路段分中心设主会场,配置多点控制单元(MCU)和会议终端设备;路段分中心/收费站/隧道监控所等设分会场,配置会议终端设备,各终端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传输通道接入省中心潞段分中心的MCU,构建省级/路段内的会议电视系统。
(四)紧急电话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用于司机和道路使用者在发生交通事件等紧急情况进行呼救求援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道路维护管理人员与监控分中心或隧道管理站、桥梁管理所的值班人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呼叫者与值班人员的对话,能迅速确定交通事件的发生地点及事件状况,及时组织紧急救援、抢修和控制交通流。紧急电话系统独立运行。
2.构成
紧急电话系统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型和无线型。有线型又分为电缆型和光缆型。
紧急电话系统由设在监控分中心或隧道管理站、桥梁管理所的紧急电话控制台、沿线的紧急电话分机及传输电缆(或光缆或无线公网)等组成。
紧急电话控制台包括计算机工作站、彩显、声卡、麦克风、打印机及通信接口等。
(五)有线广播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功能
有线广播系统一般应用在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服务区,尤其是长隧道和特大桥监控系统中,作为特定事件下交通信息发布的手段之一。该系统一方面用于交通堵塞、交通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向道路尤其是桥上或隧道内和洞口处人员广播信息,组织疏导车辆、人员,迅速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交通;另一方面在日常情况下,通过播放背景音乐等内容给收费员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
2.构成
有线广播系统有两种设置方式:单独设置和与紧急电话系统合并设置。与紧急电话系统合并设置方式可与紧急电话系统综合利用主机、控制台和传输电缆。
有线广播系统由设在监控分中心(或隧道监控所)的广播控制台、功放模块、强指向扬声器和传输电缆等组成。
1B通信系统要设施的施匸技术要求
一、光、电缆线路施工要求
光电缆在在敷设安装中,因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电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釆用人工或机械敷设。
(一)管道光、电缆的敷设
1.敷设管道光、电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2.子管敷设
(1)子管釆用材质合适的塑料管材。
(2)在标称内径不低于φ90的标准管孔内应一次性穿放数量不小于3孔的子管。
(3)子管在两人(手)孔间的管道段应无接头。
(4)子管管孔应按设计要求封堵。
3.光、电缆敷设
(1)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0kN。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80%。
(2)敷设管道光、电缆时应以石蜡油、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严禁使用有机油脂。
(3)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以人工方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大于m。
(5)光缆绕“8”数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
(6)光缆牵引端头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制作,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加入转环以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扭转、损伤光缆。
(7)布放光缆时,光缆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敷设后的光、电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
(8)敷设后的光、电缆应紧靠人孔壁,并以扎带绑扎于搁架上,留适当余量避免光、电缆绷得太紧,光缆在人孔内的部分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保护。
(9)按要求堵塞光、电缆管孔,光、电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10)光、电缆在每个人孔内应及时拴写光、电缆牌号。
(二)光、电缆接续和电缆成端
1.光缆接续
(1)光缆接续前核对光缆程式、接头位置并根据预留长度的要求留足光缆。
(2)根据光缆的端别,核对光纤、铜导线并编号作永久标记。
(3)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接续完成并测试合格后立即做增强保护措施。增强保护方法采用热可缩管法、套管法和V形槽法。
(4)光纤全部接续完成后根据光缆接头套管(盒)的不同结构,将余纤盘在光纤盘片内,盘绕方向应一致,纤盘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部位平直不受力。
(5)光缆加强芯的连接应根据接头盒的结构夹紧、夹牢,并能承受与光缆同样的拉力,加强芯按悬浮处理。
2.光缆接头
(1)光缆接头套管(盒)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套管的封装按工艺要求进行;接头套管内装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若采用热可缩套管,加热应均匀,热缩完毕原地冷却后才能搬动,热缩后外形美观,无烧焦等不良状况;封装完毕,测试检査接头损耗并做记录。
(2)管道光缆接头安装在人孔正上方的光缆接头盒托架上,接头余缆紧贴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0形圈,并用扎线固定。0形圈的曲率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
3.电缆芯线接续
(1)电缆接续前,检查电缆程式、对数、检查端别,如有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返修,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接续。
(2)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断、地、串及接触不良,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
(3)配线电缆排列整齐,松紧适度,线束不交叉,接头呈椭圆形;无接续差错,芯线绝缘电阻合格。
4.电缆成端
(1)进局电缆在托架上应排放整齐,不重叠,不交叉,不上下穿越或蛇行。
(2)电缆引上转角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
(3)成端电缆接头的芯线接续,应按一字形接续。
(4)配线架成端电缆必须单条依次出线,严禁一条以上的成端电缆在同一位置上同时出线,或齐头并进交错出线。
二、通信设备的安装要求
(一)机架安装
1.机架安装位置正确,符合施工图的平面要求。
2.机架安装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大于3mm,相邻机架紧密靠拢,整列机面在同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有利于通风散热。
3.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求。
4.机架应着力均匀,如不平整应用油毡垫实。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使之牢固可靠。
5.GPS馈线进楼之前,在尽量接近进楼点安装防雷器,防雷器应接地可靠;防雷器和馈线接头应做防水处理。
(二)布放电缆
1.布放电缆的规格程式、路由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整齐,外皮无损伤。
2.设备电缆与电源线分开布设,同轴射频线缆单独布设。
3.电缆槽内电缆捆绑要牢固,松紧适度、紧密、顺直、端正;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
4.芯线焊接时应端正牢固、配件齐全,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没有错接、漏接,外观平直整齐。
5.任何缆线与设备采用插件连接时,必须使插件免受外力的影响,保持良好的接触。
6.机房布线、机架间连线及各部件连线应正确无差错,接触良好,焊接光滑。不得碰地、短路、断路。严禁虚焊、漏焊。
(三)敷设电源线
1.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缆应分离布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
2.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源线必须用整段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
3.采用胶皮绝缘线作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的红蓝标志。
4.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压力。
5.截面在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即在电线端头制作接头圈,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栓、螺母的方向一致,并在导线和螺母间加装垫片,拧紧螺母。
6.截面在10mm2以上的多股电源线应加装接线端子,其尺寸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用压(焊)接工具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
(四)接地装置
1.新建局站应采用联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W1Q。接地引入线与接地体焊接牢固,焊缝处做防腐处理。扁钢作接地引入线时应涂沥青,并用麻布条缠扎,然后再在麻布条外涂沥青保护。
2.接地汇集装置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端正、牢固,并有明显的标志。
3.通信设备除做工作接地外,其机壳应做保护接地。
4.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
5.通信机房内接地线的布置方式,可采取辐射式或平面型。要求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除从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地线外,不得通过安装加固螺栓与建筑钢筋相碰而自然形成的电气接通。
6.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35-95mm2的多股绝缘铜线,不准使用裸导线布放。
7.隧道接地装置易利用隧道支护内锚杆、钢筋网等自然接地。应在隧道两侧电缆沟内分别设置一条贯穿隧道的接地干线,接地干线宜与隧道自然接地体重复接地,其重复接地间距不宜大于mo在隧道两端洞口附近应各设置一组接地装置,有监控设施的隧道,洞口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O;无监控设施的隧道,洞口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该接地装置应与隧道内的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1B供配电及照明系统
1B供配电及照明系统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一、供配电系统的主要构成
通常公路供配电系统主要由10kV电源线路、变配电所、供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箱和接地系统等构成。
1.电源
(1)公路电力供电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工程特点,一般选用地方电网10kV可靠电源,引入公路变配电所,通过高压柜、开关、母线等组成的高压供电系统,经过变压器变压,引出/V低压,再经过低压柜,开关、母线、配电线路和配电箱等组成的低压配电系统,将低压电送至公路用电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为保证监控、收费、通信、消防、应急照明等一级负荷用电,公路变配电所宜采用独立的两路10kV电源同时供电,或一路电源主用一路电源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的供电方式。当只有一路10kV地方电源时,宜再配备具有自启动、自保护、自停机、编程方便、运行可靠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低压备用电源,以便在一路10kV地方电源中断时,保证一级负荷和重要负荷的供电。
2.变配电所
(1)变配电所由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测量、信号、控制等装置构成。
(2)在变配电所应设有电流表,电压表,有功、无功电度表,功率因数表,功率表等测量仪表,电源线、馈出线、母线分段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等典型回路应根据多级继电保护配合需要配置电流速断、过电流、单相接地、过(低)电压、温度等继电保护装置和同期检查、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自动重合闸等安全自动装置。
3.供配电线路
(1)供配电线路按电压等级可分为10kV高压线路、/V低压配电线路;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架空电线路和电缆线路。
(2)公路低压配电一般釆用电缆线路,10kV高压可采用架空电线路或电缆线路,一般电缆线路沿公路施工敷设较方便,但价格较高、投资大。
4.低压配电箱
(1)低压配电箱是将低压电源切换、分配给各种不同负荷设备,内设低压断路器对负荷进行过流、短路等保护。
(2)按安装环境可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
5.接地系统
(1)接地系统应满足人身、设备安全和设备特别是信息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形式一般分为: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3)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宜采用TN系统;如用电设备较少且分散的,采用TN系统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TT系统。
(4)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力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信号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要求。
二、供配电系统的功能
根据负荷等级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沿线设施及道路运营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以保证公路交通工程各系统的运行正常,真正做到保障公路交通的畅通无阻。
三、照明系统的构成
公路照明系统一般由低压电源线、配电箱(包括低压开关)、低压配电线、灯杆、光源和灯具组成。
照明方式可以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照明种类可以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
四、照明系统的功能
公路照明一般包括道路照明、互通立交照明、收费广场照明、特大桥照明、隧道照明、平面交叉口照明、服务区及停车区的停车场照明、进出口照明、公路房建区照明以及需要设置照明路段的照明。
1.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2.为收费、监控、通信、服务设施及运营管理提供正常运行、维护、管理必要的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
3.具有随白天、黑夜或日光照度的变化对照明进行调节控制的功能,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费用。
1B供配电及照明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安装前的准备
1.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电力设备和材料应从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采购,采购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对比,挑选信誉高、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2.设备、材料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盘)安装要求
1.柜、盘、箱的金属柜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2.基础型钢安装不直度和水平度应小于全长应小于5mm,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小于5mm。
3.柜、箱、盘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相邻两盘边的盘面偏差小于1mm。
4.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Q,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MQ。
5.带电体裸露载流部分之间或与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应符合规范要求。
6.柜、箱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内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馬应根据电源进线相线截面积跌定,当5^35-mm2Z间时,鳥应不小于S/2,且材质与S相同。
7.箱、盘安装应牢固,底边距地面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8m。
三、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要求
1.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箱式变电所的N母线和PE母线直接与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连接;变压器箱体、干式变压器的支架或外壳应接地(PE)。
2.油浸变压器运到现场后,3个月内不能安装时,应检查油箱密封情况,做油的绝缘测试,并注以合格油。
3.除厂家有规定外,kVA以上变压器应做器身检查。
4.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
四、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要求
1.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相序一致。
2.发电机中性线(工作零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
3.发电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的相间、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Q;塑料绝缘电缆线路直流耐压试验为2.4kV,时间为15min,泄漏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
4.发电机的试验必须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附录A中规定的发电机的静态和运转试验标准。
五、不间断电源UPS安装要求
1.不间断电源的输入、输出各级保护系统和输出的电压稳定性、波形畸变系数、频率、相位、静态开关的动作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试验调整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各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
3.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线(N极),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地线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4.安装时应横平竖直,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5.主回路与控制回路应分别穿保护管敷设;在电缆支架上平行敷设应保持mm距离。
六、电缆线路敷设要求
1.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6中的规定,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为外径的10倍。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mm厚的软土或沙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可靠接地(PE)或接零(PEN)。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七、动力设备安装要求
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动力设备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
2.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齐全,不松动。
3.在设备的接线盒内,裸露不同相导线间和对地最小距离应大于8mm。
4.电动机等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Q。
5,电动机应试通电,可空载试运行的电动机应运转2h,记录空载电流,检查机身和轴承的温升。
八、配电工程安装要求
1.钢管敷设
(1)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时应采用厚壁钢管,干燥场所应采用薄壁钢管。
(2)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3)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栓连接。
(4)明配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套帽固定,与设备连接时,应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mm。
(5)镀锌钢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釆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2.塑料管敷设
(1)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2)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涂专用胶合剂连接;当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
(3)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内时,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的措施,敷设时其温度不宜低于-15^0
(4)暗配时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距离不应小于15mm。
3.配线
(1)导线的芯线应釆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2)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3)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