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发展 >> 开悟并不难,这是我精进3年得到的方法
在我看来,开悟并不神秘,它本质上就是在跟能量对话的过程,在觉醒之人的眼里,重要的不是眼睛所看到的那个世界,重要的是表象背后的能量世界。
而能量世界的本质,就是大脑神经元上传递信号的神经递质,它决定着信号的强度,在我们人性里面,就表达为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各种情绪情感。
这个神经元网络,就是我们的本能潜意识自动化体系,我们是活在这个网络里面的,自动化的,在其中而不自知的遮蔽状态。
这就是非觉醒,非觉察时的动物性般的状态。
因此,开悟对我来说,就是你能够活在能量与情绪的控制之外。
因此,我在最近的很多文章时常强调这样一个概念,我们要学会运用能量来驱动自己,而不是在其中被能量遮蔽着,驱动着。
而在我们能够控制它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学会与它对话,感知它,觉察它。
于是,我所研究的重点,就全部集中在这个点上。
大脑信息流动的3个特征:心理表征之底层:大脑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心理表征之信息流动的方向;
心理表征之高层:第一性原理等原理原则
总裁脑“闭门会客”:屏蔽干扰除非你能够实现某种“关门”,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某个话题上,不让信息干扰你的琢磨。
所谓的关门,在不同的情景,呈现不一样,比如跟妻子吵架时,呈现为不管我有多么愤怒,我就是闭紧嘴巴。
这是一个难点,屏蔽信息相对较容易。
重点是屏蔽情绪的扰乱。
比如晚上坐着冥想,此时真正的挑战是我们内心欲望的干扰,即情绪干扰。
比如吵架时,当笼罩着一股强大的负能量的时候,实现闭嘴是一件难事,我挑战这个方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总裁要实现琢磨质疑潜意识的过程,它必须“关门”,不再让信息流进来。
琢磨时,想要整顿更多信息,具备更多深度与广度,这种关门就必须非常彻底。
这种关门的难度一方面指的是外界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指的是总裁自己的内心宁静度与纯粹度。
比如我创作时的内心,如果没有焦虑感的干扰,我在每一个点上,都会停留相当久,以确保我是对接到第一性原理的。
因此,纯粹度,往往意味着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而我们今天时刻的内心不宁静,正在使得我们失去大脑的这个最强大的能力。
只有这个能力,才能有效的为我们构建那个可以瞬间看透一切问题本质的心理表征。
我说我们要修正潜意识,必须在情景里面修正,在情景里面实时觉察,此时最能够清晰感知到与该情景匹配的念头,情绪与行为。
此时,在情景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实现中断,不再让信息流进我们的大脑。
把总裁的注意力抽离到觉察上。
如注意力从琢磨下棋抽离到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
如跟朋友聊天时,完全分心,不再让新信息流进总裁脑的注意力中心,主意识的注意力停留在某个我们觉得需要深度琢磨的话题上;
如吵架时,闭嘴,把注意力抽离到琢磨:“为什么我现在如此气愤上”;
这就是关掉外界信息继续流进大脑的一个关键步骤,我在书中把这个思维称为:“中断与停顿”。
“我是无知的”与“我是错的”精进实修2年后,我发现最难的一个点,就是实现中断本能的那个瞬间,也就是把总裁从局中人里面拉出到旁观者这个瞬间。
这个点最难,同时也最关键,它在难点在于,只要我们依靠本能,本能就一定认为自己是对的,特别是本能在进行中时,它的行为是通过情绪加以捍卫与强化的,正如下棋时的局中人,满额大汗说明他此刻正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棋盘上,想要赢,怕输的情感完全笼罩着他。
本能产生情绪笼罩着时,我们几乎不太可能出来,但是此时却是最有必要出来的,最需要出来的,否则情绪一定会主导我们犯错。
另一方面,当我们在冷静的时候,告诫自己“我是无知的”与“我是错的”,是无效的,因为当我们在生活里面实时经历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这些理念。
因此,这里的关键操作步骤,是在情景发生的时候,真实的观察到:“动物脑给我们造成痛苦与麻烦的事实”,每觉察到这些挫败时刻,就植入无知观。
比如我跟妻子吵架,我以前很难在吵架的时候,快速闭嘴,快速消解情绪,好几次吵完架,特别是几次失控升级的吵架,我在事后解剖的时候,发现确实是自我动物脑的错,但是我在生气的那个当下,闭住嘴了,但是不管怎么琢磨,也一定认为是对方的错,愤怒的情绪就是下不去。
有时候,我强制闭住嘴,但是气愤的动物脑就是想要继续“攻击”,我甚至能觉察到那些“被我强制压住,已经在我脑海里面的攻击性语言与行为”。
正如我说拿起手机,停住,你就可以感知到接下来的行为。
每次吵完架,我坐到电脑前,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整顿,此时往往情绪已经消解,加上我多次的编码与吵架时的部分感知与觉察,使得我能够在事后解剖该情景。
此时,我往往会产生悔恨感,因为我又被动物脑主导着做了愚蠢的事了。
当我编码这类情景越来越多时,我在进入该情景的时候,我甚至都有可能先激活一下“无知观”,再去进行经历。
比如跟橙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我张嘴闭嘴都是各种否定,指责,抱怨或批评,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念头,当孩子的做法不符合时,父母们就会焦虑,产生害怕担忧情绪从而限制孩子。
我发现这种限制是致命的。
于是,我现在跟橙子在一起,想说他的时候,我都会闭嘴,先不说,琢磨我想说什么,念头是什么,我在害怕什么,我发现几乎都是我的恐惧。
于是,当我发现这些事实越多时,我跟橙子在一起时,“我是错的”这个意识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它的结果就是,我现在的闭嘴会很彻底,特别是任何否定性语言。
这就是无知观与错误观发挥作用的大脑原理,我在共读群里面说:“修行到最终,就是由敬畏感,产生无知观”。
因此觉察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不同情景里面,大量的发现自己被动物脑劫持着做出愚蠢行为的事实,从而产生对本能及背后的力量的敬畏感,同时在对应的情景植入我是错的的意识。
任何时候,当我们在经历的时候成功激活无知观时,就有机会实现旁观者的觉察状态。
此时,总裁听到本能员工的汇报,觉得它的建议值得商榷,值得质疑,于是关门,停下来琢磨一下。
这就是无知观的重要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大脑觉醒》中的很多章节,都在强调:“自我怀疑的必要性”,只是我此前没有如此细致的展开过。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意识到:自我怀疑观,是长期精进编码的结果。
当我们看到自己时常在某个特定的情景被遮蔽的事实时,我们就会对该情景生起自我怀疑感。
比如我坐在电脑前创作的这个情景,3年了,我每天都在跟这个情景打交道,这个情景,有着我大量的动物脑层面的潜意识行为,也有着我编码的大量警惕欲望的意识。
潜意识如果停下来去点击什么,我立即就会生起警惕感,就会知道我想去干嘛,欲望与念头是什么,包括停下来拿起手机。
包括刷手机的这个行为,潜意识每点击某个app,我瞬间知道它的目的,警惕意识瞬间激活。
所有这些警惕意识,均起源于我此前大量在其中而不自知的事实,被我编码后,潜意识开始行为时,我瞬间就会有自动化的警惕感,这股警惕感使得我可以保持一定的觉察意识,以确保我知道我在干嘛,而不是完全在其中的遮蔽状态。
大脑觉醒京东好评率96%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9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