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介绍 >> 1914年8月4日星期二凌晨3点刚过,苏
恩维尔帕夏绝不会放任此等机会溜走。随着绝望感的加深,德国总理贝特曼在与土耳其签署正式联盟的条款中不断变软,从7月31日星期五要求土耳其许诺“采取实质上的行动”以对抗俄国到第二天下午变成土耳其仅仅做好“作战准备”,最终奥斯曼战争大臣决定互相让步。
星期六早上,恩维尔获悉英国船员已经强占了两艘无畏舰(尽管丘吉尔的做法并未获得内阁的赞同,也未公布)。星期日下午,恩维尔向旺根海姆大使承诺,为换取条件宽厚的结盟协定,他将把“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无畏舰移交给德国。
(恩维尔的想法是将此舰停靠在德国位于北海的港口——他只字未提如何在途中逃脱大批英舰,因为他知道这艘舰已不再由他处置了!)[插图]在比照过贝特曼的最新指示(仅仅要求土耳其表明自己做好了“作战准备”)后,旺根海姆认为恩维尔满足了德国首相的要求。年8月2日星期日下午4点,这位大使在一份秘密双边防御协议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与之一起的是奥斯曼大维齐尔兼外交大臣赛义德·哈利姆帕夏,协议有效期截至年12月31日。
在这份协议中,土耳其承诺如果德国与俄国开战,它将代表奥匈帝国加入德国共同战斗;作为交换,德国承诺“如果土耳其遭到威胁,它将有义务在必要情况下动用武力保卫奥斯曼领土”。
旺根海姆也承诺尽快实现恩维尔的迫切需求,将德国由“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组成的地中海分舰队派往君士坦丁堡。旺根海姆并未意识到自己受奥斯曼战争大臣蒙蔽签署了一份欺诈协议,他全心全意支持恩维尔的主张,并向柏林指出“在拥有‘戈本号’的情况下,(奥斯曼)甚至在俄国领土登陆也是有可能的”。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利曼·冯·桑德斯向军事代表团的德国军官发布了动员令,此军事代表团身处奥斯曼军营,且已有71人之众。很自然地,利曼同德国陆军司令部的莫尔特克(Moltke),以及海军部的铁毕子大元帅推断,旺根海姆已从恩维尔处获得一个约束性承诺,即奥斯曼将很快加入战争对抗俄国。这个错误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8月1日,星期六,恩维尔颁布总动员令以对抗俄国(土耳其内阁在星期日批准了这条动员令);8月3日,星期一,他又下令(尽管没得到内阁授权)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北部入口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南部入口进行布雷。
莫尔特克原计划的动员安排反应迅速,安排紧凑(比如他要求对巴黎实施闪电战),但是现在看来,却已经落后于其进度表——俄国早先就已进行了秘密动员,而比利时也决意抵抗德国对其领土的侵蚀。在这种形势下,莫尔特克开始激烈质问旺根海姆,并让其催促奥斯曼介入战争对抗俄国——同时,他对英国和法国也抱有相同的希望。
一旦法德两国在8月3日星期一下午开战,德国海军部势必会在英国宣战之前为“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找到一处安全的停泊点,以免英国优良的协约国地中海舰队将其击溃。
铁毕子勉强接受了丘吉尔的这份礼物,同时出于对恩维尔许诺的信任,他命令苏雄在年8月4日星期二凌晨即刻赶赴奥斯曼首都。海军总司令威廉·苏雄正是为刺客而生。将强大的军舰派往博斯普鲁斯海峡以抗衡俄国掌控黑海的主张并不新鲜。事实上,苏雄早先就已在黑海上停泊过,并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返回。
这给奥斯曼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以至于CUP的领袖们,诸如卡米·巴伊库特开始公开要求将“戈本号”纳入奥斯曼军队。苏雄在君士坦丁堡得到的热烈欢迎与他之前在地中海停靠港受到的冷遇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地中海,长期占据优势的英国舰队常常限制他在这里停留,以消除他可能产生的任何积极印象(或者如德皇喜欢说的,英国的做法如同“向汤里吐口水”)。俄国人也完全了解苏雄。随着一月份利曼事件的发生,萨宗诺夫向柏林发出警告称,“戈本号”绝不能为奥斯曼军队所有。
对于俄国而言,它到拥有自己的第一艘军用无畏舰还需两年以上的时间,因而此时在奥斯曼海域上出现任何无畏舰级别的船舰对它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且足以倾覆黑海上的海军实力平衡,朝向土耳其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俄国水陆攻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企图也将几乎成为泡影。
年8月4日星期二凌晨3点刚过,苏雄解码了发自柏林的命令,此时他正朝法国位于阿尔及利亚的菲利普维尔港(portofPhilippeville)进发,殖民部队正在此地乘船前往西部前线。前一天下午6点,当苏雄正在从西西里岛向西南方全速前进的时候,忽然获悉德国向法国宣战,他的目标终于达成,并且如他晚年回忆道,“所有人都可以品尝到他们热烈渴望的战火时刻了”。
苏雄暂时将铁毕子要求其赶赴君士坦丁堡的命令放到一边,继续朝菲利普维尔港开进。早上6点刚过,“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炮轰附近的波尼港之时,“戈本号”战列巡洋舰也朝法国运兵舰开火。尽管炮轰并未引起重大伤亡或者对运兵舰或港口造成实质性损坏,但是德国人的进攻还是引起了法国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奥古斯丁·布韦·德·拉佩雷尔(AugustinBouédeLapeyrère)的担忧。
他命令分舰队组成护航舰队对运兵舰进行保护,这一艰巨的任务将耗时数日。这样,通过拖延法国将阿尔及利亚士兵运往前线,苏雄已成功达到目的。心满意足之后,他才撤回船舰,折回西西里岛,希望在往君士坦丁堡行进之前先给船舰添加煤料,两地间大约相距英里(约千米)。
此时,最艰难的部分才刚刚开始。当苏雄在菲利普维尔港和波尼港播下恐慌,阻止法国司令官进行追赶之后,仍然不得不对付由三艘巨大的巡洋战舰领衔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它们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不屈号”、“不倦号”和“不挠号”,它们和年下水的“无敌号”属于同一类型。
尽管这三艘还达不到无畏舰级别——排水量仅有1.8万吨,与之对应,“戈本号”战列巡洋舰为2.3万吨(仅仅勉强符合上一代无畏舰)——但是英国的巡洋战舰却装备了8门12英寸口径大炮,航速达到25或26节,这同最新的无畏舰相差无几。理论上,在年下水,且装备着11英寸口径大炮的“戈本号”在开启马力引擎全速行进的时候,能达到28或29节的航速。
但是,苏雄(而非追赶他的英国人)痛苦地意识到,舰船上有三个锅炉已经损坏,其他的也发生了泄漏,因而舰船再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壮举。8月3日,星期一,丘吉尔经由英国地中海舰队总司令伯克利·米尔恩爵士(SirBerkeleyMilne),下令“不倦号”和“不挠号”全力搜寻“戈本号”,并对它进行跟踪,“不管它去往哪里”。
8月4日星期二上午10点32分,跟随着菲利普维尔港和波尼港传来的炮击声,很晚才到达的“不倦号”向阿尔及利亚行进,试图击退苏雄的进攻,在瞥见“布雷斯劳号”在船首右舷位置后,即“快速向东驶去”。几秒之内,“戈本号”被发现在船首左舷位置——几乎正对着“不倦号”。两艘军舰随即进行了交火,但是,由于英德两国还未正式宣战,因而“不倦号”的司令官肯尼迪上校只好向右转舵,切断了苏雄试图突围的通道,迫使他轻微偏离了航线。苏雄由此躲过了第一枚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