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资源 >> 企业知识的内涵与特性是什么知识基础理论的
鉴于知识在组织管理研究和实践中的重大价值,知识的界定引起了管理学者们的重视。如Kogut和Zander认为企业的知识指的是信息和专有技术,企业比市场做得更好是因为能够在组织内分享和转移个人和组织的知识。Grant将知识定义为认知、经验、信息和价值观等要素的动态组合。Davenport和Prusak指出知识是由价值观、经验、洞察力、语境信息及直觉等组成的流动的混合物,存储在企业的文档或数据库中,也可能蕴含于企业的规程、文化、惯例及实践中。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知识是从信息提取出来的有价值的资源,而信息是被赋予意义的数据的集合,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内部转化关系。可见,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尽管不能形成统一定义,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知识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后形成的规律性认识;②不同学科视角和不同组织情境下对知识的界定有所不同。
知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内隐性等特性。知识系统性与独立性相对应,指的是知识需要与特定的配套技术共同使用才能发挥作用,知识的系统性也是知识转移与扩散的重要条件,例如:统一技术系统内各技术模块可以兼容,知识可以对接和转移,但不同技术系统间知识不易转移与扩散。
知识的复杂性是指知识的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知识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和组织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会给知识整合和转移带来困难。知识内隐性指的是知识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完整地表达的程度。隐性知识大部分是从经验或实践中习得,不易沟通和分享,一般借助人际互动和干中学的方式来积累和传播。
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进行分类有利于组织有效地识别出各种有用的知识。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探索。
1)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Polanyi是最早提出隐性知识概念的学者,他认为知识既包括以文字、言语和符号体现出来的显性知识,也包括能够感知却不易于表达的隐性知识,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Nonaka在Polanyi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隐性知识并提出了知识转化模型,他认为隐性知识一般通过个人的经验和实践获得,包括认知和技术两个方面,认知因素是个人的思维模型,包括范式、信仰和观点等;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技艺和诀窍等。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正式的系统化语言编码和表述的知识,具有易于转移、存储和模仿的特点。
2)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依据知识载体的不同,可以将知识划分为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个体知识是由个体创造,归属于个人的知识,例如创意、灵感和经验等,很难通过文字或符号进行转移;而群体知识则是由群体成员合作创造的、由群体共享的知识,例如组织的设计图纸、客户资料和业务手册等,比较易于分享。
与此相类似,王向阳等将知识划分为个体层、团组层和组织层知识。Badaracco也将知识划分为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但他认为个人的经验、多次使用的发明和设计的蓝图等可以随着组织人员以及机器等一起转移。而嵌入于组织的程序、惯例以及组织文化等内隐性知识则很难转移和扩散。
3)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从知识来源的角度,可以将知识划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Holsapple等认为内嵌于组织的知识资源就是内部知识,例如:发展宗旨、组织文化、组织惯例、过程性资产等;而外部知识则是组织边界以外的知识,例如:上下游企业、消费者以及竞争对手的知识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开放式创新的持续实践,组织外部知识正变得日益重要,跨组织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开始成为学术界的新话题,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分类方式也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同与应用。
4)组件知识和系统知识。按照知识离散程度可以将知识划分为组件知识和系统知识。从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的角度,组件知识是指系统中特定功能组件的核心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等知识,一般处于知识结构的底层。系统知识则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将各个离散的组件知识组配到一起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一般是通过知识整合形成。
知识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战略理论是从企业外部寻找其竞争优势,例如波特五力模型,但是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企业在相同市场环境下表现出的绩效差异。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则从企业内部挖掘竞争优势,认为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的组合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Barney进一步提出满足稀少的、难以复制的、有用的和不易取代的四个条件的资源才能够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重要的战略资产,被认为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