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资源 >> 冰城旧地图解码城市变迁哈尔滨新闻网
图为年哈市交通地图。
一张张不同年代的地图,犹如流动的原景再现,蕴含着丰富的城市发展信息,更在见证历史变迁的同时,串联起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历程。昨天,在朱俊峰的家庭博物馆里,记者见到了一件好东西,一张年12月出版的哈尔滨市区交通图。泛黄的纸张饱经沧桑,清晰的历史脉络呈现纸上。86岁的朱俊峰喜欢收藏地图,40多年来他收集了数十张不同版本的哈尔滨地图。让我们跟随朱老收藏的这些哈尔滨城市地图,串联起城市记忆,解码哈尔滨40年的城市变迁。
年大直街以南地区还很荒凉
记者翻看那张被朱老视若珍宝的年出版的哈尔滨市区交通图,尽管地图的边缘和折痕已经用胶带粘好,但毛边和破角仍暴露了它厚重的历史感。这张地图展开为1.4米×1.5米,是两幅合拼的大张哈尔滨地图。在那个特殊年代,地图上还被标上了“机密”“不得复印”“控制使用”等字样。地图上记载的40多年前的哈尔滨,除了标注街路名,就是大学、大工厂和各区的公园。大直街以南的广阔地区还很荒凉,而今这里已经是老城区了。
朱老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城市建设步伐不大,哈尔滨地图十年一张脸,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买一张地图可以用十年八年的。为了保存好一张长期有效的地图,我干脆把地图涂上一层油漆。年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楼高了、地绿了、景美了,道桥也多了起来,我收藏的地图也越来越多。”
上世纪90年代后,地图一年换15张脸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哈尔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在地图出版工作上反映得十分明显。年10月,哈尔滨有了第一张巨幅地图,展开为2.0米×1.5米。因为地图太大,朱俊峰将收藏的这张巨幅地图分割成四部分压在书桌台面下。“这张地图当时只出版多张,所以我对这张地图特别珍惜。我单位在省展览馆附近,对面就是一家地图出版社,只要有新地图上市,出版社的人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因此我也有幸收藏到这张难得一见的巨幅哈尔滨地图。”朱俊峰说。
朱俊峰有一个哈尔滨地图修改变化情况记录,对地图每年修编的次数和印刷次数都有记载。“年,修编3次,5次印刷;年,修编12次,4次印刷;年,修编4次,5次印刷;年,修编4次,5次印刷;年修编5次,8次印刷;年,修编3次,5次印刷;年,修编7次,11次印刷;年,修编2次,2次印刷;年,修编15次,24次印刷;年,修编15次,20次印刷……年,修编6次,6次印刷。”朱老的统计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哈尔滨地图几乎年年都在修编再版。城建速度加快,迫使地图也随之不断改版修编。
记者从《哈尔滨地方志》中寻找到哈尔滨地图一年多变的印证。年,试验性建设哈尔滨第一座立交桥——南直(路)立交桥,开始了立体交叉道路网建设;年,新建“八路五桥”工程;年,新建“九路九桥”工程;年,实施“两路两桥”工程;年,完成红博工程建设;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当年投资完成15亿元,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新建道路万平方米,是前6年的总和;新建立交桥18座、中小型桥涵21座,是前7年的总和;年,路桥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建设投资35.42亿元,比大提速的年又增加了1.3倍……随着旧城区、棚户区成片改造和支路、街巷打通,年的道路面积比年底增加一倍多,城市快速路从年的5条增加到年的13条;桥梁由年的座增加到年的座;城市广场个,比年增加了72个……
“尽管哈尔滨地图在不停地修编,但还是跟不上城市巨变的脚步。地图跟着城建跑,城市地图也不断留下城市发展的记忆。”朱俊峰笑道。
年后城市与地图都焕然一新
在朱老的几十张地图里,记者找到了年出版的哈尔滨8城区专用地图。朱老说这是哈尔滨8城区历史上首套“全家福”,与年的旧地图对比,10年来城区建设快速发展,高铁、地铁相继投用,城区路桥打通相连,哈西、群力、哈南等新区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哈尔滨市与城市版图均焕然一新。
这张城区地图上哈尔滨有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松北、平房、呼兰、阿城8个区。朱俊峰说:“这张地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各区建设面积扩大了,街路、高架桥相互连接贯通,大商场、新楼盘扎堆建。松浦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阳明滩大桥,加上四环的两座过江桥,5座大桥连接松北、道里和道外,让江南江北连接得更紧密了。特别是滨洲铁路桥到松浦大桥一段,居民楼连成片,要知道原来道外沿江一带可都是棚户区,现在都成‘观江房’了!”随着朱俊峰所指,记者的目光又扫到群力新区。“群力可不得了,群力为道里地图增加了81平方厘米面积,按比例尺换算实际至少是万平方米!还有哈西、哈南,哈尔滨越来越大!”朱俊峰边说边按着计算器自语道。
朱俊峰收藏哈尔滨各个时期的地图,将对城市的热爱与执着寄情于这咫尺之间。“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大地越来越绿,汽车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是老人对哈尔滨40年巨变的总结。在他收藏的地图里,我们看到了哈尔滨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预见到哈尔滨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