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码机 >> 编码机资源 >> 芯见小科普每天都在用的触摸屏,也有一段
第一块触摸屏发明于年,就连手机也要在6年后才会问世。从发明到现在,触摸屏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呢,今天就带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02:49年,英国雷达所的工程师约翰逊在杂志上发表了他对触摸屏的设想,并于两年后,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彼时的触摸屏显得很笨重,但手指点到哪里,哪里就会发出亮光。这是当时连科幻小说家都想不出的新鲜玩意儿。
约翰逊(E.A.Johnson)与发表在《电子通报(ElectronicsLetters)》上的文章
在原理上,它利用手指在玻璃屏上触摸时产生的静电电容,通过电容变化实现触摸动作的计算,因此也被称为电容式触摸屏。尽管现在大部分手机用的都是电容屏,但当时这项发明并没有引起轰动,原因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只能计算一根手指,同时也不能感知接触的力度。
约翰逊年制作的第一块触摸屏
电容屏的光芒很快被电阻屏取代,70年代初,肯塔基大学的赫斯特教授在做物理实验时,用一块导电板收集喷射出的带电粒子,并读取粒子的位置信息。为了申请专利,教授开始思考这块板子的更多用途,他认为只需要通过改良,这项技术就可以与计算机屏幕结合,替代鼠标成为新的控制方式。
赫斯特(GeorgeSamuelHurst)与触摸传感器
相对于电容屏,电阻屏不需要接触物自带电流,一根木头、一根塑料棍都可以控制屏幕,同时,它还能承受并记录不同力度的按压。因此,早期触摸屏手机搭载的都是电阻屏,你可以从机身上抽出一支笔,用来点击屏幕。
三星品牌的第一块平板电脑自发明之初,电容屏和电阻屏都有着各自的应用领域,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英国航空管理局,就在控制中心里应用了改良过的电容屏;而电阻屏则更多地搭载在计算机、电视、手机屏幕上,被消费者所使用。
CERN控制中心使用的可编程触摸屏
第一款智能手机IBMSimon
别克汽车上的车载触摸屏
80年代后,触摸屏的一大难点:多点触控被攻破,电容屏也得以走出模拟触控的尴尬局面,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后来,乔布斯将电容屏技术用于手机研发,直到第一台iPhone的问世,电容屏也终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年的iPhone发布会
如今,触摸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屏幕的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除了电容式和电阻式,更多触控技术也在被发明和应用,更多交互甚至已经突破了物理形式的触控,实现了手势控制。
这些新兴科技的诞生,都源自于那个比科幻还脑洞大开的关于触摸屏的设想,而人类对于触控的探索虽然起源于此,但远远没有走到终点。
触摸屏的典型应用SimLine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SimLine芯见在基于光纤和IP架构的产品中均分别配备了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利用一块平板,即可完成视频系统、音频系统、控制系统、会议系统、数据媒体系统的统一管理。全系统互联、互控,并可通过预案方式完成一键式切换,让管控变得轻松,使用变得简单。点击图片查看可视化操作视频系统包含音频处理器、拼接处理器、电气控制、无线媒体等多系统控制模块,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需实现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同网同步传输;实现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控制。关于SimLine芯见芯见(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音视频技术、信号处理、人机交互、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型高新技术型企业。始终致力于通过视频影像、光纤通讯、编解码技术、电子、图像处理、信号传输等产品的创新、研发,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为客户和用户持续创造价值。主要业务覆盖空管、机场、能源、通讯、轨道交通、国防、广电、电子竞技、智慧工厂、智慧城市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