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机

印象宿新宝做历史建筑的解码人

发布时间:2023/3/12 17:50:37   
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 http://m.39.net/disease/a_9123613.html
                            

原创纪实人文频道纪实人文频道

“对话”——宿新宝做历史建筑的“解码人”

“城市更新”这个词诞生于二战后。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破旧立新的建设方式,曾经为很多城市带来了发展奇迹。但大量的拆建,塑造了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城市面貌,却也割裂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和无奈。年开始,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有机更新观念”逐渐成为主流,古老的历史建筑可以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比肩而立,人们得以在新旧并置的街区内,感受多样和谐的城市活力。

作为“城市有机更新”队伍中的一员,青年建筑师宿新宝和他的团队近年来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修缮和开发设计工作,对于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利用中的不同处理方式有着深入研究。从玉佛寺到东亚银行大楼,从科学会堂到上生新所……挂满了斑驳痕迹的历史建筑,正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融入街区、适应环境,成为城市地平线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

青年建筑师宿新宝工作照

做新建筑和做历史建筑,前者就像编码人,从无到有,把一个建筑构建起来,后者则像是解码人,要去分析房子原来的样子,当年的建筑师的想法以及里面的历史故事。解码的过程就像侦探破案,需要一点点从现有的史料中,去挖掘我们看不到的史料。

比如孙科住宅,之前就一直有传闻,说当年邬达克设计孙科住宅时候,实际上是作为自宅之用,而在建造过程中,因为孙科在沐恩堂的项目上给了他一些帮助,于是邬达克就把这个房子送给了孙科。这个传说在历史方面并没有完整的记载,设计团队在做修缮的时候直接就发现了几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这个房子从建筑风格到室内装修,都更像是一个民国政要的私宅,而不像一个建筑师的私宅,虽然建筑师在民国时期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毕竟还没到这个阶层;第二个疑点是团队在现场发现,在某堵墙的一个小八角亭里面,藏了一个很隐蔽的嵌墙式保险柜,里面可以容纳一个人走进去,应该是存放重要文件或贵重物品之用,如果是一个建筑师没必要家里放这样的保险柜;第三个疑点来自图纸,在年建造时的暖通图纸的图签上,用英文写了这个建筑“FORFSUN”,孙科的名字应该是“KSUN”,那么这个“FSUN”指的是什么人呢?通过查找当年的资料,设计团队发现早期孙科名字的英文翻译是“SUNFO”,因为广东话的科发“FO”的音,因此“FSUN”就对应起来,可以推断这个住宅很有可能就是专门为孙科而设计的。

孙科住宅外景

嵌墙式保险柜

暖通图纸

孙科住宅所在的上生新所是一个以创意办公、商业文化为主的开放式街区,位于衡复、愚园路、新华路三个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交接地带。上生新所的总占地面积为4.8万平方米,由3栋百年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史的工业改造建筑,以及4栋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共同组成。这些建筑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优秀建筑、保留建筑三种等级,特征鲜明,风格迥异、是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地标之一。

由于园区内老建筑非常多,在进行修缮前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留改拆的甄别。哪些房子还有价值,哪些房子没有价值,哪些要拆掉,哪些要保留,保留下来之后怎么进行保护或改造。进行甄别以后,就要对历史保护建筑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修缮,而对于那些不是保护建筑身份的房子,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以及年改造过的房子,设计团队并没有一刀切地进行处理,而是选择保留其建筑的时代性和多样性。比如嵌着绿色玻璃的水刷石外立面,这是上世纪80年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工艺、审美和喜好,它们就像是时代的切片,能够让人看到每个时代建筑的特点。

上生新所

嵌有绿色玻璃的水刷石

城市建筑的有机更新,在老建筑的修缮要求上,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而是要求设计师在保留老建筑整体风格的同时,完善现代化的功能配置,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上海名剎”玉佛禅寺的保护修缮和平移工程就是其中一例。

玉佛寺是仿宋殿阁式的建筑群,早期只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和藏经楼,这三栋房子的体量和形式更符合殿阁式寺庙的外观,而两侧的厢房则更像是普通民居。由于各方面原因,再加上年久失修,年寺院决定进行整体修缮和环境整治。

玉佛寺的保护修缮工程历时七年之久,设计团队提出了“蕴新于古”的设计理念。拆除了两侧厢房式的建筑,用伽蓝制式的方式进行改造,针对性地缩小了整个寺院的地上建筑面积,加大建筑之间的间距,以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塑造更加符合十方禅林伽蓝规制的寺院格局。

为了扩大殿前广场面积,消除大规模礼佛活动的大客流安全隐患,设计团队将大雄宝殿连同室内的佛像整体向北平移了30.66米,再向上抬升1.05米,成为国内首个大雄宝殿及佛像整体平移顶升的工程。

玉佛寺

玉佛寺平移图

宝庆路3号花园住宅,隶属于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有着上海市最大的私家花园——面积接近平方米,被誉为“上海第一私人花园”。建筑的使用者先后为“颜料大王”周宗良、他的女婿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得主、作家徐兴业,和外孙水彩画家徐元章。年之后,这座私宅被空置下来。为了让这座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花园住宅延续生命,年确定了将其修缮改造成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西方交响乐步入上海的百年历程。

设计团队遇到第一个难题,是如何把一个私宅变成一个公共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最重要的是流线问题,参观者进入后应该是不回头地一条线走完,但私宅的原有配置却是一栋一栋小楼,如何才能将其完美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呢?设计团队以“最小干预”的原则,增加了一条连廊,把原有的管家和车库楼,同主楼以及旁边的子女楼连在了一起,并将其打造成了博物馆的序厅。主楼的展陈方式,也不同于常规展馆,而是以“音乐家之家”的定义,赋予博物馆温暖、温馨、温情的基调。对于面积较大的花园同样进行了整治,保留了院内数株高大乔木,重新规划道路小径、草坪及灌木,并将遗留的陶罐、石蟹、梦神雕塑等小品还原到庭院之中,以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外环境,方便未来举办室外音乐沙龙活动。

宝庆路3号

宝庆路3号连廊

做一个历史建筑设计师,注定和普通的建筑师有所不同。宿新宝认为,这一代的年轻历史建筑设计师不仅需要甘做配角,当好老建筑的“解码人”,更应该拒绝平庸,为新老建筑搭建对话的桥梁,为这个城市留下更多有温度的建筑。

“讲述”——张佳伟胡琴收藏丝弦情深

近日,“国乐风雅颂”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丝弦琴韵》胡琴音乐专场赏析会在上海市大同中学举行,上海民族乐团胡琴演奏家张佳伟现身说法,通过讲解、演奏自己所收藏的多种胡琴家族的乐器,让同学们在聆听民族音乐动人音律的同时,多层次、多元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张佳伟自幼学习电子琴、钢琴,小学二年级改学二胡,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攻二胡、板胡,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担任高胡演奏员。因为演出需要,张佳伟十分热衷收藏各类胡琴,至今已收集了二胡、京胡、高胡、板胡、奚琴、弦子等20多种不同类别的胡琴,数量达到一百多件。

胡琴因为来源于北方,因此很多优质的品种都只能在当地才能获得,尤其是藏族地区的弦子,观赏的价值比演奏的价值要更大,因此收藏起来也更为不易。

张佳伟如今使用的弦子,得来的过程还有个小故事。年上海民族乐团举办《锦绣中华》大型管弦乐音乐会,一位来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弦子演奏家带来了一个纯手工打造的弦子,张佳伟以二胡作为交换,易得了这把音质醇厚的原始形制乐器,并一直使用至今。

因为喜欢,所以演奏;因为喜欢,所以收藏。就是这份简单的喜欢,让张佳伟和“胡琴家族”结下了20多年的不解情缘,他把每一件乐器都看作不可分割的朋友,要时刻相伴,终身守护。

“搜客”

本周文化热搜:新年音乐会如约奏响

新年音乐会

本周文化热搜:昆曲《浮生六记》即将献演

昆曲《浮生六记》

本周文化热搜:思南公馆灵感艺术节喜迎新年

思南公馆灵感艺术节

《印象》每周日19点30分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栏目以20至45岁对文化艺术领域感兴趣、或有一定了解的中青年人士为目标受众,聚焦长三角地区的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人物、文化现象。

栏目分为“对话”、“讲述”、“搜客”三大板块,分别对应嘉宾访谈、人物专题片、文化艺术短视频三种样态。抽屉式的编排方式赋予节目弹性的制作空间,也为观众带来了节奏明快的观赏体验。

原标题:《《印象》:宿新宝做历史建筑的“解码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6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