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机

鄂州花湖机场校飞在即它最开心

发布时间:2023/4/21 14:25:14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编者按:鄂州花湖机场校飞在即,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校验飞机即将从北京飞来,降落在鄂州花湖机场。

这是鄂州大地第一次听到飞机降落的轰鸣声,百万鄂州人的航空梦终于实现。从今日起,“这里是鄂州”新媒体将聚焦鄂州花湖机场校飞全过程,用文字、视频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12月27日,正在筹备校飞的花湖机场从外表看,反而没有往日那样繁忙。

与校飞“强相关”的双跑道已暂停施工,工程方正在清扫道面、设立围界。

跑道上的标识标线都已画好。东、西跑道,加上滑行道、联络道,从高处看,就像两柄镂空的宝剑,陈列于燕矶镇、长江边上。

“恭候”着校验飞机的“莅临”。

全球首个会学习的跑道

东、西两条远距跑道,均按照4E标准建设,长米、宽45米,可以起降波音等宽体客货机。双跑道间距为米,可同时独立运行。

凭肉眼难以观察,但跑道下面可大有文章。

这是全球目前传感网规模最大的智能跑道系统,共埋设了5万多个传感器。

“跑道上每一块道面板长5米,宽4.5米,光缆沿跑道横向每隔4.5米布置1根,总计布置了10根长度均为3.6公里的传感光缆。由于每根光缆上是3米一个传感器,因此跑道每一块道面板均至少有一个传感神经元。”武汉理工大学鄂州花湖机场智能跑道项目负责人李盛介绍。

通过传感器与道面编号间的编码关系,系统能感知跑道全域每块混凝土道面板的相关信息。

包括实时获取道面沉降、道面状态、道面运行安全状况等,提供道面服役状态、飞机荷载与全程定位跟踪等近20项跑道智能化感知服务,并具备持续挖掘新的智能化功能的潜力。

每块道面板一个传感器的信息支持,使花湖机场在全球首次实现机场跑道全时、全域的信息感知。

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个,首先,要构建传感网络、预埋传感器,只有建设期的机场才具备条件。其次,这个系统依托的核心关键——光栅阵列传感技术,全球目前只有三家单位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但面向工程化的应用,武汉理工大学团队的技术成果全球领先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我们现在不是自动化,而是智能化,点多密集,全时、全域、全覆盖”李盛说。

这个系统颠覆性地将传感器数量从几百个提升到数万个,相较于以前的局部小规模监测、依赖摄像头监控、人工巡查等,实现了长距离、高密度触觉式感知。

“除了实现已知的功能,智能化的后期是可以学习积累的,通过不断挖掘大数据,这两条跑道将能实现我们不知道的神奇功能。”李盛说。

智慧基因施工阶段就不一样

花湖机场东西跑道的智慧基因,还在于施工阶段,就实现了数字化。

据西跑道承建方、民航建工场道工程师唐春照介绍,东西跑道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按图纸施工方式,是目前国内率先按模型施工和计量的场道工程。

工程实体与数字模型同步推进,同时交付。从建模到施工、验评,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

同时,超重无人压路机、数字化水稳摊铺机、数字化自动平地机等新设备的应用,保证了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据东跑道承建方、中铁北京工程局鄂州机场项目负责人杨京介绍,东跑道建设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施工现场机械和车辆安装数字终端,通过BIM技术制作近亿个编码构件,以三维模型指导全程施工,无人机“巡航”,线上线下、前端后台联动监控,实时信息共享与传递,高效、低耗、环保,施工精度达毫米级,实现平安建设“零事故”,工程质量“零返工”。

本期工程飞行区跑滑系统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目标设计。

目前双跑道已达到校飞条件,我们期待运营后,它们能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感谢湖北日报薛婷的图片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161.html
------分隔线----------------------------